让你歌颂渔夫,你直播写盗墓?

主角是苏畅冯志远的古代言情《让你歌颂渔夫,你直播写盗墓?》,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六六大畅”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这次苏畅学聪明了,先看了一眼手机——不是短信提醒再回顾了一下刚才声音的来源,不是耳朵听见的,是在脑子里这回,真的是系统了吧自己是学中医的,最好来一个国医系统,成为国医大师指日可待啊!至于那些修仙、签到系统,勉强也可以接受,就是有些无聊把系统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才有意思至于那些修仙之类的系统,以他现在的道行可能这辈子也研究不明白,充其量不过是做一个系统的实验品罢了当然,所有的想法,都只是自...

第19章 阅读最新章节


有一说一,虽然这部分写得还行,但这和高级文明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又将之前的故事重新推导了一遍?有啥看头啊!

什么?还有星际战争!

哥们,你新来的吧,他还创造了一个宇宙。

哎呦,真的不知道这两个故事有啥关联,现在我还是一头雾水。

围脖有人建了一个超话,专门讨论怎么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

哈哈哈哈哈,有人说李宝库被高级文明选中去当神了。回村以后,然后村民不拜老君庙,改拜宝库庙哈哈哈哈哈。

我是老土,我爱看龙王下山。

说正经的,真的无法想象,这两个毫不相关的故事怎么融合起来,怎么才能有交集。

会议室里。

苏畅接下来就要科幻的那条线。

但原文当中只用了三个点来进行转场,但在剧本里肯定不能这么写的。

就在这时,脑海中突然蹦出来了五个字:交叉蒙太奇。这应该是属于原主的记忆。

苏畅马上了解了一下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是指,两条及两条以上的故事线,在某时某刻形成线索的结合。

经典的交叉蒙太奇,例如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两组镜头相互切换,表示情况的紧迫。

原来如此,正好可以应用在这里。

但交叉蒙太奇属于剪辑手法,并不属于编剧的工作。

如果自己现在直接将这样一个完整交叉蒙太奇应用上去,会不会被怀疑。

就在苏畅低头思考的时候,不经意间瞥到了胸前的徽章,上面写的——全能。

对呀,自己是全能型选手,编剧,导演,演员,剪辑其实都属于自己应当掌握的范畴。

想通了这点,苏畅直接开干。

他接着上文写道:

“在距离地球五万光年之外,银河系的中心,那一场持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战争的最后,以硅基被赶到最荒凉的第一旋臂顶端结束。

为了防止硅基帝国进行恒星蛙跳,向碳基联邦再次发起战争。

碳基联邦需要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中大部分的恒星都会被摧毁。

出于对生命的尊重,联邦议会决议要对文明级别进行甄别。

但对数以亿计的恒星级生命进行保护甄别是不现实的。

最终决定,保护所有3C级以上的文明。

舰队开始了第二次时空跃迁,以近乎无限的速度奔向银河系第一旋臂。”

......

妈呀,这是直接构建了一个宇宙世界。

这是基操好吧,每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宇宙观。

这个碳硅战争,真的好带感。

哈哈哈反派永远是帝国。打倒硅基帝国主义!

为什么是第二次跃迁,第一次跃迁呢?

第一次跃迁在构思那里,舰队从别的地方跃迁过来的。

额,还是那句话,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关系?

看呗,看他怎么编。

......

"深夜,烛光之中,娃们围坐在老师的病床前。

从省城回来以后,他再也没去看过病。

短短两个月后,癌症晚期的疼痛几乎要将他压倒了。

他只能吃止痛片,但这药已经对癌症晚期的剧痛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他本来想像往常一样,取下来两片药。但想了想,把剩下的所有药全吞了下去。因为以后,再也用不到了。

他想在小黑板上写字,却吐出一口黑血。

这两天,他没有讲教学大纲上的课,讲的是初中的课。他想让娃们知道更加深一点的学问是什么样子的。

昨天讲的是《狂人日记》,今天看着跳动的烛光,他想起了一些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文字:

有一间铁屋,没有窗户,万般难毁。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就会被闷死。

从昏睡到死亡,不会感到就死的悲哀。

倘若你现在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让他们忍受不可挽救的临终苦楚,你到以为自己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清醒,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哇哦哦,好牛的文字,这不是选手自己写的吧!

我人麻了,设身处地想一下,真的好恐怖。大家都在昏睡,只有一个人清醒。说实话,还不如一直昏睡直到死去。

明明所有人都会死去,唯一不同的是,我看见了死亡,而他们根本不知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吗?

哇哦,那个网友好有文采!

这不是我说的,是我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作者的姓名也无从考证。

本来众人皆醉我独醒听起来好潇洒,好遗世独立,但放到铁屋里却感到好窒息,好无力!

如果我们也选择昏睡过去,那我们和那些村民有什么区别。

你是说,其实村民就是那些昏睡的人,老师就是“我”,惊醒了几个较为清醒的人,是娃们?

也有可能我是那个被惊醒的人,也许知识,才是那个大声嚷叫的人。

我的妈呀,这种文字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有人知道《狂人日记》吗?

没听说过,我刚才在网上查了也没有。

一人血书,求《狂人日记》。

不会就是苏畅随便编的一个名字吧。

要真的是苏畅写的,那可太恐怖了!

原来,老师是想让孩子们醒过来,不要再昏睡、麻木下去了。

他真的,我哭死

......

"他用尽自己最后仅有的力气,接着讲下去。

他给孩子们讲初中物理,讲牛顿,讲牛顿三定律。

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比较难,所以他先给孩子们讲了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

可是孩子们怎么也理解不了,怎么可能一个物体会一直不停的运动下去,怎么可能我被打了一拳,但我受的力和拳头受的力是一样的?

他向孩子们解释,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写到这里,苏畅停下了笔。接下来是由摩擦力引到李老师的回忆。

这里的过渡还是用蒙太奇,但不是交叉式蒙太奇。

这次,苏畅没有等着脑海中蹦出相关知识,而是自己主动去搜索——

复现式蒙太奇:通过主人公的不断回忆,形成故事的线索。

这么一想,其实从一开始,自己就已经使用了复现式蒙太奇的手法,只是没有意识到。

从老师确诊食道癌之后,后面的故事都是基于老师的回忆,这就是一种复现式蒙太奇。

这次节目结束后,一定要把脑海里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苏畅继续写道:

“他人生的摩擦力就太大了。

他挨家挨户拉娃入学,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给垫学费。

可这一切并没有赢得人们的多少感激,毕竟他们的三观是不同的。

在他查出病前,他从教育局要来了一笔维修学校的钱。

但村里的人拿出了一部分,想要请戏班子唱戏。

结果他从县里拉来了一个副县长,把钱要了回来。

学校修好了,可他得罪了全村人,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掐了学校的点,烧火做饭的秸秆也不给了。

这些摩擦力太大了,无处不在,让他身心俱疲,无法再做直线运动了,他不得不停下来。”

我们人生的摩擦力也太大了。

好牛的比喻,人生的摩擦力!

感觉物理顺眼了。

这位老师是学什么的,感觉他什么学科都能教。

李老师教的这些都是初中课程吧,上过初中的应该都能讲。

说这话的人一看就没上过大学。你不知道吧,上大学之后,所有知识直接就是清零啦!

不会这位李老师真的是来拯救地球的神明吧!

小说《让你歌颂渔夫,你直播写盗墓?》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