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咖“沿海穷途”大大的完结小说《官场:二代入基层》,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林江河林华阳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林江河重生四十年前,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凭借二代之身,在仕途之中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这崎岖的仕途道路之中,林江河披荆斩棘,一路直达顶峰!...
古代言情《官场:二代入基层》,现已上架,主角是林江河林华阳,作者“沿海穷途”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一九八四年,夏。“你怎么想的?”书房之中,一个满脸威严的中年男子正生气地朝着面前的青年质问着。这位青年名为林江河,原本是在部委之中担任副处级秘书。如今却是突然没经过家中的同意,就打了申请调往地方任职。作为林江河的父亲,林华阳此刻是满腔的怒火,恨不得直接给自己这个儿子一巴掌。这个年头,谁不想留在京中,谁不想待在部委之中工作。特别是林江河此刻所担任的副处级秘书职位,还是林华阳花费了大代价,才令那位部委...
精彩章节试读
得到了区公所的同意之后,易望也是马不停蹄的开始安排人进行了宣传。
一方面是宣传着政府的政策,以及能够给出的优惠福利。
另一方面,也在动员着下江镇以及区公所的一些公职人员,让他们主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就如同林江河所说的那般,很多公职人员在听到有这样的政策和支持之后,纷纷下定决心,前往了下江镇政府报名参加。
一个月之后,下江镇政府选择出来了三位他们认为最为合适的人员,分别给予了5、7、8万,合计20万元的贷款支持。
在获得了政府的支持之后,这三名公职人员,也是没有犹豫,立马就安排起来厂房建设以及设备的采购,并按照镇政府的要求,在附近的村子之中贴出了招聘工人的告示。
这下江镇大多数的村民,一辈子都在靠天吃饭。
能够到企业去工作,在他们看来,那都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所以,招聘告示一出来之后,立马有无数的村民前去报名应聘。
林江河听说这个情况之后,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建议这些企业,可以再花一笔钱,在正式投产之前,先请专业人员过来,对于这些村民们进行一番职业培训。
对于林江河的建议,这三家企业却没有全部听从,毕竟培训人员还要支出一大笔资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割肉的事情。
最终,只有电线电缆厂的老板听从了林江河的建议,硬是咬牙通过自己的关系,又去借了一笔资金,然后高薪请来了专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85年元旦,上任了三个月的林江河出现在下江镇红头村,在他身前还站着两位县委领导。
“张书记、苏县长,这就是我们红周区公所的第一家民营企业,也是咱们崇阳县的第一家电线电缆厂。”
“总投资九万元,生产岗位七十六个。”林江河站在张建国和苏浩然两位县委领导的身后,为二人介绍着电线电缆厂的情况。
张建国和苏浩然两人看着简陋的厂房,都有些惊讶。
自从林江河提出来要进行改革的方案之后,二人虽然早就已经有了准备。
但是也没有想过会这么快,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创办起来了第一家企业。
虽然,这企业在他们看来,相比于县属企业的体量来说不值一提。
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崇阳县的第一家民营企业,给人的感觉那都是不一样的。
“江河县长,你们这企业办的很好嘛。”苏浩然先是一阵夸奖,随后也是带着几分担忧的问道:“只不过,这企业创办起来,不过是第一步,接下来生产是否能够稳定,销售能不能稳定,企业能不能盈利,这才是关键啊。”
张建国也是带着忧虑道:“是啊,江河县长,你们红周区公所对于浩然县长所说的这几点,有做过预估吗?”
今天,是电线厂正式投产的日子。
为了宣传,也为了能够让红周区公所更多个体和集体踊跃参与,林江河特意将张建国和苏浩然二人请了出来。
此时,面对两人的询问,林江河满脸自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只不过,他没有直接回答二人的问题,而是侧开了身子,将身后电线电缆厂的老板,曾经的红周区公所财政所副所长翁景煌给让了出来。
“翁老板,两位领导的问题,就由你这个电线电缆厂的负责人来回答,如何?”林江河笑着问道。
翁景煌听后连忙上前一步,面对着张建国和苏浩然这两个县委领导,曾经在体制内工作的他显得很是激动和恭敬:“张书记、苏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