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是网络作家“裴子琰萧倾雪”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她生来尊贵,却因为一场梦而隐姓埋名,以医女身份为他解毒治病,将他从鬼门关拉回,并助他夺得储位之位。他承诺非她不娶,甚至在殿前跪了两天求来一道赐婚圣旨,娶她为妻。她以为两情相悦不外乎如此。可一朝坐上太子之位,他却忘了当初诺言,一心求娶大将军嫡女,并直言:“你的身份做一个王妃已是高攀,万万没有做太子妃的资格。”“倾雪,我知道你爱我,所以能不能为了我委屈一下?侧妃之位足以配得上你的身份,不要不知足。”“倾雪,你身为侧妃,在太子妃面前理该谦卑温顺,而不是仗着我喜欢你就恃宠而骄,跪下,给太子妃赔罪。”萧倾雪叹息:“裴子琰,我们和离吧。”她不叫萧倾雪,她叫萧祁凰,南诏最尊贵的长公主,父皇母后捧在手心的嫡长女,南诏准帝位继承人。原以为为了这份相知相爱的感情,可以舍弃权位,殊不知人性和感情最经不起考验。南诏铁骑踏破宫门,兵临城下,将士们齐齐跪地恭迎:“接长公主回朝登基!”太子裴子琰沦为亡国奴,跪在地上卑微地抬头:“倾雪,孤知错了,求你看在我们昔日感情的份上,原谅我一次。”萧倾雪居高临下一笑:“我叫萧祁凰。从此往后,你就是我的阶下囚,脚下奴。”你以权力贬我为妾时,可曾想到我的权力比你大得多?...
古代言情《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是作者“鹿明凰”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裴子琰萧倾雪,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我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太爽利。”德安长公主笑了笑,“女人难免有些见不得人的隐疾,有时候说出来尴尬,也不太好意思叫太医,正好晋王妃能调理我这个隐疾,她不收诊金,也不要什么好处,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周奕安和姗姗的婚事延迟两年。”德安长公主嘴角浮现玩味:“其实我一直知道她心思。以前太子病重,你们只想子琰能活着...
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 阅读精彩章节
第一个做出决定的,就是德安长公主。
长公主府郡主跟定国公府嫡长子定下婚约这件事,无法避免的在朝中引起了轰动,因为皇上刚给太子赐了婚,德安长公主这个时候定下女儿的婚事,让朝中大臣无法不多心。
因为德安长公主跟苏家紧密相连,她的立场代表了苏家的立场。
皇后因此约见了德安长公主。
一个皇上嫡妻,掌中宫大权,一个先帝嫡女,受尽宠爱。
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谁也不会轻易得罪谁。
但这个节骨眼上,德安长公主做下的决定,让皇后根本坐不住。
她看着坐在面前的德安长公主,心平气和地开口:“姗姗的婚事不是定在明年吗?怎么突然决定得这么仓促?”
德安长公主手执茶盏,手腕上戴着一只碧绿玉镯,成色极佳,一看即知价值不菲。
她说话的语调和她的动作,永远是矜贵中带着点高傲的,天然流露出属于皇族公主的贵气。
“姗姗和周家小子两情相悦,去年就想定下婚事,我是觉得姗姗年纪小,想再留她两年,所以才一直拖延着。”她啜了口茶,漫不经心一笑,“这不是赶上太子双喜临门吗?我就赶着这个热闹劲儿,顺势把他们的婚事也提前定下,想赶在年底前办好。”
皇后面色平静,显然并不相信这个理由:“我们都不年轻了,朝堂上这个局势你明白,我也明白,说这些话就有些太见外了。”
德安长公主闻言,眉梢一挑:“那我也不瞒皇后,周奕安和姗姗的婚事早就该定下了,娘娘应该是知道的,之前一直拖着没办,是因为晋王妃。”
虽然圣旨将萧倾雪封为太子侧妃,但长公主还是以晋王妃的身份来称呼她,以示对她的尊重。
“我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太爽利。”德安长公主笑了笑,“女人难免有些见不得人的隐疾,有时候说出来尴尬,也不太好意思叫太医,正好晋王妃能调理我这个隐疾,她不收诊金,也不要什么好处,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周奕安和姗姗的婚事延迟两年。”
德安长公主嘴角浮现玩味:“其实我一直知道她心思。以前太子病重,你们只想子琰能活着就好,但身体一旦好了,想要的东西就多了,晋王妃能对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心里明白。”
“我甚至可以成人之美,支持立嫡立长,所以苏家和长公主府虽然从不站队,但暗中我也是帮过太子的。”
皇后是个聪明人。
她听懂了德安长公主这番话。
文武百官这几年一直劝皇上立太子,朝堂上各派大臣都想趁着太子病入膏肓的时机里,让皇上把太子人选定下来。
可皇上一直犹豫不决。
前年太子身体好转,朝臣们又提起此事时,苏大人在皇上直言,晋王身体若能痊愈,立嫡子为储才能服众。
可朝中大臣早就各成党羽,他们都有自己支持的皇子,自然据理力争。几经争辩之后,皇上还是把太子人选拖延至今。
而回想这两年朝中暗潮汹涌,以及争储的过程,皇后依旧心有余悸,她记得晋王妃因为救治晋王有功,被其他皇子记恨,还发生了几次被陷害的事情。
皇后心头生出名为愧疚的情绪,愧疚之后,紧接着是恼怒:“晋王妃以此威胁你了?”
“她只是想要一份和离书。”德安长公主如实说道,“只要和离书给她,她就愿意给我药方子。药方子一到手,我还是会遵从约定,把姗姗的婚期定在明年,太子可以有一年时间坐稳储位,我相信有这一年时间,也足够皇上和皇后娘娘为太子铺路。”
皇后沉默,面上不辨喜怒:“她只要一份和离书?”
“是。没有别的要求。”德安长公主眉眼微敛,嘴角浮现一个玩味的笑意,“晋王妃并非出身京城世家,没有家世拖累,不受规矩束缚,所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我相信她要和离的决心是真的,并不是以此来要挟什么。皇后娘娘,既然她实在不愿意留在太子身边,索性放她自由,对她对太子都好。”
皇后面色沉郁:“你见过皇族有几个王妃能和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