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泄露后,全京城的瓜都熟了

小说叫做《心声泄露后,全京城的瓜都熟了》是“烟言演宴”的小说。内容精选:京中也刮起了一股“积德行善”之风,京中百姓不无称奇,觉得这些官员都转了性子一般,竟像是争先恐后地做起了善事,平日里也更为“和蔼可亲”了!以前若是一不小心冲撞了这些官员,百姓还会有些惶恐,如今他们惊奇地发现,许多官员都不与他们计较了!反而关心他们是否有事!而得知此事的熙平帝,明白京中风气的转变得益于御...

免费试读

裴明珩脑子到底是要更灵活一些,赶紧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臣附议!”
“臣也曾目睹御史大夫暗中遣仆赠银和衣食给贫困之人,凡所施与,皆不留名!”
“此其不欺暗室之诚,甘守清贫之志,润物无声之德,实乃百官之表率,臣恳请陛下褒奖御史大夫!”
裴若瑶闻言简直是喜上眉梢了,我大哥真给力啊!靠谱!也给我大哥点个赞!
定远侯悄悄扭头瞪了裴明珩一眼,好小子,反应还挺快!
再看看裴明琮,又有些恨铁不成钢,果然他们家“好竹出歹笋”了!怎就这一个傻子呢!一点没遗传到他和夫人的聪慧!
众大臣再迟钝也反应过来了,纷纷附议,熙平帝满意点头,不得不说,他的官员还是很机灵的,正愁没有理由奖赏御史大夫呢,大家就来给他送枕头了!
熙平帝佯装不知情的模样,深受感动地批准了大臣们的请求:“御史大夫为官如此,实乃社稷之幸,黎民之福!着赐‘清贫守志’匾额一幅,黄金千两!”
事情的走向是裴若瑶万万没有想到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的激动:太好了!好人有好报!原来大家都是好人啊!下回我少骂你们几句!
众人咬牙切齿:那可真是谢谢你了!
要说心绪起伏最大的,还是御史大夫。
他也知道自己的性子,脾气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那是一个又臭又硬,他一直认为“善欲人见,非真善也”,所以默默做好事不留名,家中也一穷二白,连累家人受人白眼。
没想到,如今被裴四小姐和“统子”戳破,更没想到,平日里看不上他性子的同僚,都齐齐上奏为他谋求好处,皇上更是大方赏赐。
黄金千两虽多,但让他动容的是“清贫守志”的匾额,这是对他行为的肯定!
曾经看着妻子儿女荆钗布裙,衣不完采,家中饮食素淡简单,少有肉食,连官职不如他、俸禄比他少的人,他们的家眷过的日子都比他家人好,他夜里辗转反侧之时,也曾怀疑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毕竟他做好事虽不求回报,也是发自真心,但是眼看着家里人过得不好,时常遭人嗤笑,自己也因着固执的性格没什么交好的朋友,他们一家子仿佛在这京中成了异类,心里还是很不好受的。
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也有如此受欢迎的时候!
感受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饱含敬意的目光,特别是裴四小姐那赤忱而又热烈的目光,他不由得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曾经的那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御史大夫决心今后不忘初心,继续行善济贫!这才是对大家最好的回报!
裴若瑶永远也不会知道,她原本只是想吃个瓜的举动,却让一位曾经几度彷徨迷茫的御史大夫坚定了自己做好事的决心,也无意中让御史大夫的人缘好了起来,更是激起了不少本就善良正直官员做好事的欲望。
京中也刮起了一股“积德行善”之风,京中百姓不无称奇,觉得这些官员都转了性子一般,竟像是争先恐后地做起了善事,平日里也更为“和蔼可亲”了!
以前若是一不小心冲撞了这些官员,百姓还会有些惶恐,如今他们惊奇地发现,许多官员都不与他们计较了!反而关心他们是否有事!
而得知此事的熙平帝,明白京中风气的转变得益于御史大夫,当然也少不了裴若瑶的“曝瓜”,因此大手一挥,又是给他们二人赐下不少宝贝,喜得裴若瑶连连夸赞熙平帝大方。
京中的夫人小姐更是惊喜,只因家中丈夫/父亲平日里总不许她们看话本子,认为这些都是些不入流的东西,现下却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竟然积极主动为她们买来晋国笑笑生的话本子!
特别是晋国笑笑生的话本子刚一上新,自家夫君/爹爹居然就买来了最新的!简直比她们当初买话本子还要积极!虽然她们不太明白这种转变是因为什么,但是却乐意接受。
再也没有人阻拦她们看话本子啦!实现话本子自由了!
当然,此时众人都意想不到御史大夫的“瓜”还能有这样的奇效!
早朝还在继续。
熙平帝想着,既然之前提到了王张二人,干脆趁此机会将女子学堂之事落实下去,至于女子科举,熙平帝打算先看看女子学堂的成效再做决定。
更何况一下子大刀阔斧地改革,怕是许多人接受不了。
但是他是不想放弃这一举措的,因此打算先在后宫选拔得用之人,目的是做出表率,让天下人都明白他的决心,也让天下女子都醒悟,女子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毕竟女子习惯了被束缚,贸贸然开始设立女学,有的女子自己本身都可能接受不了。要想顺利推行起来,怕是不易。若前头有人作榜样,她们有样学样,倒是能顺利几分。
宫宴之后,熙平帝就将此事放在了心上,还和一些心腹大臣商量好了,一旦他有所表示,这些大臣就跳出来配合他演戏。
这不,他刚使眼色,祝丞相就开始配合熙平帝了:“臣有要事禀,臣认为当今女子亦有聪慧才德者,正如方才裴司福使所言,其才不逊于男子,只是囿于闺阁而无法展示才能罢了。”
“臣以为,可以先在京中设女学,择良家女子入学,课以君子六艺,待略有成效,再全国推广!”
裴若瑶还没有从御史大夫的瓜里回过神来,突然听到祝丞相提议设立女学,真是整个人都惊呆了。
裴若瑶:我的天!晋国是要变天了?!是因为我刚刚说了王张二人的事,所以祝丞相才福至心灵突然开窍的吗?
怎么这么突然?!我这“司福使”这么好用的吗?!
为了不让裴若瑶怀疑,这些大臣都加入了演戏的行列里来,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其实是熙平帝的意思,经历了这么多事,他们心里其实也都无比赞成这一决定。
只是,这有人唱了红脸,就得有人唱白脸。众大臣谁也不想当坏人,特别是裴若瑶在,他们要是唱了白脸,都能想象的到,裴若瑶会怎样蛐蛐他们了!
当然,戏还得继续,于是长得比较凶神恶煞的大臣就被推出来当背锅侠了。
刑部尚书黑着脸反驳:“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自古男女有别,女学之事,有违古制,败坏纲常!”
裴若瑶看见刑部尚书黑着脸,还以为他真的反对这件事,心里不停蛐蛐他:这是什么老古板啊?谁说祖宗规矩一定是对的?!
要是这样说起来,前朝这么多亡国之君,他们的为政举措,对于今人来说还不是“老祖宗的规矩”!那你们是不是也要学一学啊!能不能不要这么古板,规矩不就是拿来打破的吗?咱做人还是得与时俱进才行!
其实裴若瑶不知道,刑部尚书黑着脸单纯是因为他被推出来当这个“坏人”,心里不乐意才这样的!而且他也忍不住怀疑人生,难道他看着就这般凶神恶煞吗?!
刑部尚书也不是真心反对,随意扯了几句理由就赶紧退场了,他可不想引起裴若瑶的注意,要是她真记恨上他了,曝他瓜怎么办?他可真是丢不起这个人!
其他大臣等刑部尚书表演完之后也开始演戏,你一言我一语地论战,然而他们的论战非常敷衍,主要是大家本来也不想反对,所以都有点懒得想词。
都没等裴若瑶加入论战,大家就以“赞成开设女学”结束了此次的争论,留下裴若瑶一个人不明就里。
熙平帝也只是平静地听着众臣的争论,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待大家的讨论有了结果之后,很是爽快地准许众人的请求。
如此迅速就完成了这件大事,裴若瑶有点摸不着头脑:虽然我不是反对设立女学,但是为啥这件事这么顺利呢?
我还想加入他们一起讨论一下呢!我都摩拳擦掌想试试舌战群儒的感觉呢!
居然没有我的用武之地!
众人忍不住偷笑,哪里是没有裴四小姐你的用武之地呢!要不是你,也不会有今日这个提议了!
说来还是亏欠了裴四小姐,毕竟这是改变女子命运的大事,但是由于不可言说的秘密,这发起人倒是成了祝丞相,那届时天底下女子的感激对象也成了祝丞相了!
祝丞相突然反应过来了,连忙找补:“说起来,这也要感谢裴司福使!是裴司福使给了臣灵感,意识到女子的重要性!意识到男女皆栋梁啊!”
熙平帝也明白祝丞相的意思,“确实如此。说来朕也是考虑到裴爱卿此前的提议,这才下定决心设立女学。说起来,裴爱卿功不可没!”
裴若瑶听了还怪不好意思的:这样说来,这皇上挺听劝的,堪比我们二凤啊!我也好像挺重要的!给我自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