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弗洛里安温妮的古代言情《当爱情遇上八千公里的距离》,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丫牙雅鸭吖”所著,主要讲述的是:是弗洛里安发来的短信:...

当爱情遇上八千公里的距离

阅读精彩章节

是弗洛里安发来的短信:"看你动态在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教堂的晨祷值得一听。"
温妮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最终还是没有回复,直到宋知然戳她的腰:"发什么呆呢?买墨鱼面去!"
在圣乔治马焦雷教堂,当唱诗班的和声在穹顶下盘旋时,温妮终于按下了熄屏键。
她仰望着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忽然明白有些遗憾,就像画作中永远凝固的犹大手肘——是构成故事的必要残缺。
旅游就是很悠闲,尤其是和同频的好朋友,温妮也被宋知然感染渐渐开心起来,陪着她疯闹。
离开威尼斯那天倒是发生了一件事:那时她们正在吃早餐,不远处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和他们的父亲告别,最小的孩子还只能抱在手上但也是哭泣不止,那位急的父亲一直打手语。
一开始俩人以为他是聋哑人,后来才知道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聋哑人,而他们一家是母亲带着孩子在法国生活,父亲在威尼斯这边工作,很久才能见一次。
俩人看到这一幕心中都是五味杂陈,虽然对于中国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省的距离,但背井离乡的滋味大部分人都是能体会的。
"其实我们都一样。"温妮望着玻璃窗上自己的倒影,对宋知然说,"有些人注定要成为地理课上的经纬线,永远在地图上交汇,却永远无法真正相遇。"
宋知然沉默片刻,忽然从包里掏出那对地中海蓝的杯子:"在机场免税店看见的,还是给你买了。"
温妮接过杯子,触到杯壁上凹凸的手工纹路。这次,她没有想起弗洛里安,而是想起艾伯特说的"有缘自会相见"。
或许有些缘分不必强求,就像此刻飞机穿越云层时,阳光正将机翼镀成金色——未来总在未知处等待,带着某种温柔的必然性。
旅行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回到慕尼黑,毕业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温妮这几天都在打包行李,本来她还以为自己东西不多,一清起来才发现她的小客厅都放不下。
她忍痛扔了一些没什么用的,再寄一点回国,至于她珍藏的锅碗瓢盆给低价挂二手市场上去了,静候下一个有缘留子。
也意味着,她和慕尼黑这座城市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妈的总是这么感性!
看着自己小公寓都能发一下午呆,之前嫌弃它破,现在真的要走了舍不得了。
算了共情能力强也算个优点吧,温妮默默想,然后打开手机记录下了小屋现在的样子。
六月的慕尼黑阳光明媚,校园里的古老建筑在金色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
温妮站在镜子前最后一次整理自己的学士帽,黑色的流苏垂在脸颊旁,衬得她的眼睛格外明亮。
"然然,帮我看看后面有没有歪?"温妮转过身,向正在涂口红的宋知然求助。
宋知然放下口红,仔细地调整了一下温妮的帽子,"完美!你今天简直美得发光。"
她递给温妮一支豆沙色的口红,"涂上这个,拍照更上镜。"
温妮接过口红,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涂抹。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即将毕业的兴奋,还是对未知未来的忐忑。
镜中的女孩眼睛明亮,嘴角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时间过得真快啊,"温妮轻声说,"感觉昨天才拖着行李箱站在公寓楼下,今天就要穿着这身衣服说再见了。"
宋知然走过来搂住她的肩膀,"别这么伤感,今天可是我们的大日子!想想那些我们熬过的夜,写过的论文,现在终于可以毕业了!"宋知然这话倒是真的,对她来说能按时毕业真的是付出了大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