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山水总相逢 “问鱼”的倾心著作,白慕言宋寒珏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翌日白府青雀园内,此时风光正好满园的梨花,雪白的梨花迎风吹拂,洋洋洒洒梨花树下靠坐着一名青衫女子,手中正捧着一本书籍,微风拂过斑驳的树影映在女子的脸上此女子生的极美,肤若凝脂,面如白玉,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一双微微上挑的凤眼,茶色的瞳孔,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含波烟柳,温柔中透着冰寒指若葱白,时不时微敲书面,想是看得极为入神“小姐,现是初春,虽是阳光正好,可还是披上件斗篷的好,地上湿寒,往...

不问山水总相逢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四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让本就早春的临安城,更添草色葱茏。临安是大景的国都,而大景地处中原,疆域辽阔。南靠大周与其共享中原腹地,两国以崇岭定为国界互不违犯,北上便是草原。草原由多个部族共同治理,部族以望月部为尊。

大景原名大启,启王在位时初期励精图治,大启呈繁荣之象。但后期因幼年顽疾突发疯病,悍然离世。由此大启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内乱。终由常山王了结此次内乱,继九五之位,册曹氏为后,定国号为大靖,图治十三载,重用文臣,稳固兵权,病榻之时传位于三皇子李长明。

明帝十岁登基,自请曹氏垂帘听政,修国号为大景,此年为大景元年,后任常山白氏子白问舟为丞相,享监国之权。次年,周朝率军进犯崇岭。此为大景定国首战,明帝本欲御驾亲征,受群臣阻胁未往。任原护国将军季成河威北镇远大将军,领兵七十万前往崇岭,丞相白问舟自请随军助战任参军一职。无奈此战终是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

白问舟原配季氏,出自护国将军府,崇岭之战随父出征,白氏一族世代专情,故白问舟自请随军。季白二人育有一子一女,长子白慕泽,幼女白慕言。自崇岭一战后,边防不固,朝内又无能人可用,又闻白氏长子慕泽自幼受外祖父教导,果敢刚毅,谋略无双。终是封白氏长子白慕泽为镇远护国将军,率兵驻守边关。

帝感念其白氏族人功勋,又怜白氏幼女自幼失怙。册为郡主,赐号寒莹。

大景九年——临安城

临安城内朱雀街,胡家娘子经营着一家馄饨铺,她家的馄饨出了名的皮薄馅大,油水足,价格低廉。因此往来的商客,街里邻坊,那些平头百姓们总是不免来此打打牙祭。

“胡娘子,胡娘子,来碗馄饨,再上半斤老山酿解解馋。”一名身着灰布麻衣行脚的客人来到了铺内,抖了抖身上尘土,在坐上大喊道。

“来嘞,来嘞,这位客官,您稍等,奴家这就为您来上一碗。”胡娘子回应道。

不一会儿便端着圆溜溜,个个白里透红的薄皮馄饨,上了桌。

“客官瞧着面生,可是头回来吃奴家的馄饨?可若是头次来,怎就知奴家别的酒到是不出彩,唯独这老山酿当的上是临安一绝”胡娘子娇声笑着,搭着话。

“胡娘子,这馄饨铺日日迎来送往的,怎可记得所有人,我曾随叔父来临安做过皮草生意,到是有幸来此吃上一次酒。胡娘子的手艺当真是让人流连,自是吃了一回当是再想吃个第二回。”灰衣客人,开了坛,用手扇了扇闻着了酒香,脸上泛起了红晕满足的回答道。

看着这名客人的酒虫样,胡娘子顿时心思活络了起来,拎起酒坛,拿了个海碗,便为其倒起了酒来。

“见客人如此喜欢,那奴家定是要为客人倒上这碗酒的,客人以后可是要常来的,照顾照顾奴家的生意。”

灰衣客人饮了酒,高兴的答道。

“自是一定,一定”

因是清晨,天色尚早,东方微微泛起鱼肚白,铺中只余灰衣客人一位。胡娘子便坐了下来,陪着灰衣客人闲聊。

不一会儿,远处两名衣着普通的行人,走了过来在铺中坐下,见到胡娘子,用手点了点桌子喊到。

“胡娘子,来两碗馄饨”

“好嘞,客官”随即胡娘子朝着灰衣客人笑了笑,道了声失陪便又忙活了起来。

只见两位行人又从怀中,摸出两个纸包,打开竟是下酒的花生和牛肉。朝着灰衣客人喊道。

“这位兄弟有酒无肉,这酒怎就喝的尽兴,我们兄弟两个恰是口渴,可否向你讨口酒喝”

灰衣客人也是乐着,高兴有现成肉可吃,自是同意了两人的提意。

三人随即拼了桌,闲聊着竟生出几分相见恨晚的感觉,灰衣客人自是报出了家门,原是姓胡,家中行三。外人常是称道胡老三,当即又招了两坛酒,与其畅饮了起来。天色渐明,胡娘子的馄饨铺自是热闹了起来。

酒过三巡,自是闲谈轶事。

“胡大哥,是近日才入城,可有听说过临安城内,头几日所发生的逸事?”行人中的一个开口道。

“哦?是何逸事?”

“这临安城内,乃天子脚下,政治清明。平日是无波无澜的,能称得上是逸事,恐怕,也只能是寒莹郡主痴恋沈尚书家独子沈决明。”行人笑得促狭。

胡老三见行人,笑成这样。顿时就来了兴致问道。

“这寒莹郡主是何许人?”

“这寒莹郡主本是白氏遗孤,兄长在外带兵手握兵权,又受陛下照拂,还有将军府撑腰。身份自是风光无限,但是这才德着实是不敢苟同,唯有这容貌倒也是一流。”那行人喝了一口酒,长叹一声好酒,又接着说道。

“起初沈尚书家怜惜白氏独女身世悲凉,故做主向将军府的老太君,求了这一门亲事。沈家对这个未来儿媳自是满意的,可问题就出在沈公子对此事并不满意。”

“沈家公子初时对这白小姐以礼相待,二人虽算不上浓情蜜意,相处倒也算得上融洽。坏就坏在,沈公子后又瞧上了工部侍郎夏大人家的五姑娘夏薇竹。”

“白家小姐身份高,哪能愿意?这两人见面自是山风海雨。夏五姑娘才情高,又性格绵软,不愿过多纠缠。可越是如此,沈公子便越是怜惜,惹得白家小姐气焰越高,誓有生死不休的架势。”

“这几日不是白家姑娘抢了夏小姐的头面,沈公子去主持公道。就是沈公子与夏小姐多说了几句话,惹得白小姐记恨,竟当街吵了起来,引的家丁们斗殴,还连累好几家铺子关了门。”

“三日后户部尚书家老夫人六十高寿,听说给这几家都送了请帖。我估摸着这寿宴怕是不得安宁了”说完行人朝胡老三挑了挑眉,又是灌了一碗酒。

“唉,这白小姐当真是,若我是那沈公子,我自是更喜爱夏五小姐。谁不想要一个温柔贤惠的知心人,真是可惜了白丞相一家精忠卫国,终是出了这么一个有辱门楣的女子。”胡老三叹道。

“可不就是,可怜白丞相和白夫人年纪轻轻就去了,留下了这么荒唐的女儿。”有好事者说道。

行人见想要的效果达到了,立即截了话题,将自己所知白夏二人的过往种种悉数吐露出来,更是引的小铺中的人连连惊叹,慨道白氏家门不幸。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日薄西山,胡娘子收了铺子,在回家的路上,拐进了一个巷子里。巷子中早已等候了,戴着面纱的粉衣女子。

胡娘子冲那名女子行了行礼说道。

“姑娘,主子交代的事情已经办妥,三日后三家贺寿之事,将传遍临安城。”

“近日那几间铺子一切如常。”

随后粉衣女子说道。

“胡娘子办事,主子向来是放心的”

“这几日还望胡娘子密切注意城中动向,任何出入那几家铺子的可疑人都小心的盯着。切莫暴露行踪。”

“奴家领命”

“胡娘子,万事小心”

之后只见粉衣女子转身朝巷子里走去,消失在了巷子深处。胡娘子也从另一头,拐出了巷子。 小说《不问山水总相逢》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