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毒舌,这皇后我不当了! 羡十二的《陛下太毒舌,这皇后我不当了!》小说内容丰富。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燕绥宁请二人坐下言妙意温声说道:“这些时日娘娘在护国寺祈福,长安殿内诸事暂由妾身代理,如今娘娘回来,妾身特来回禀”燕绥宁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在言妙意说话的时候,燕绥宁正在打量朱萧娘朱萧娘若有所觉地抬起了眸子,燕绥宁便展颜一笑,举了一下手中茶杯友好示意朱萧娘一慌神,忙不迭又把脑袋低了下去燕绥宁于是露出无辜又苦恼的表情言妙意很快发现她的心思根本不在宫中琐事上,她也是无可奈何,一五一十...

陛下太毒舌,这皇后我不当了!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燕绥宁请二人坐下。

言妙意温声说道:“这些时日娘娘在护国寺祈福,长安殿内诸事暂由妾身代理,如今娘娘回来,妾身特来回禀。”

燕绥宁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在言妙意说话的时候,燕绥宁正在打量朱萧娘。

朱萧娘若有所觉地抬起了眸子,燕绥宁便展颜一笑,举了一下手中茶杯友好示意。

朱萧娘一慌神,忙不迭又把脑袋低了下去。

燕绥宁于是露出无辜又苦恼的表情。

言妙意很快发现她的心思根本不在宫中琐事上,她也是无可奈何,一五一十地禀报完了,略作停顿,才往下说道:“至于宫外的善心铺子……”

燕绥宁的注意终于被吸引,看向了言妙意。

“昨日,城南的一处善心铺子发生了斗殴事件。”

“斗殴?”

“嗯,”言妙意认真说来,“这些时日天气炎热,茶汤准备毕竟有限,难免会发生争执。城南斗殴的两个人原是同村,还是邻里,由于田地、家宅上的事本就不甚和睦,昨日又恰巧一起去了善心铺子,为了同一碗凉茶争论不休,大打出手。”

燕绥宁捧着茶杯,似若感慨地说道:“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究竟为什么斗殴,大家只会关心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打起来了。”

她发出长长的叹息:“还是在我设置的善心铺子里打起来的。”

……

勤政殿。

近日皇帝不在宫中,朝政暂由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三人代为掌理。桓景回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听三官述职。

右仆射李荀乃是淑妃李嘉善的生父,侍中朱武陵是朱太后的胞弟,也是桓景的舅舅,至于中书令,也即镇国公燕梁,燕绥宁的生父。

桓景端坐上首,视线总时不时地往燕梁身上飘。

燕梁容貌甚伟,气质肃冷,燕绥宁只有略薄的嘴唇是承袭了他的,气质方面不能说完全不像,只能说是丝毫不沾边。

毕竟她一下马车就嚷饿,馋嘴得很。

今日她应该不会了,他在她的马车上准备好了吃食。

重要的是,祈福寺内发现的供坛一事,他得找机会告知燕梁,一同查探幕后指使。

“陛下。”

忽地被李荀的声音点醒,桓景立刻整顿好情绪,抬眸望去。

朝野诸事都已说完,李荀说起另一件事:“皇后在宫外施粥、施茶一事,宫内宫外,朝内朝外如今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依微臣之见,此举毫无意义,对于邑阳而言也是毫无裨益。”

朱武陵问道:“李大人这话从何说起?行善积德,不是好事吗?”

“昨日有人为了这粥茶斗殴,朱大人也定是有所耳闻,皇后设置这等铺子是何居心,尚未可知!此外,铺子共有五十处,基本设在官道附近,来往便利,农人,匠人,甚至是贩夫走卒全都可以免费享用。燕家富足,皇后所设的粥茶多不可数……”

说到这里,李荀瞟了一眼燕梁。

镇国公还是冷着一张脸,即便听出了李荀言外之意,也看不出情绪波动。

李荀收回视线:“如此一来,邑阳真正兜售粥茶的商贩,该如何牟利?每年收税,是否会缩减?今后是否更多人会为这一粥一茶争论不休,致使邑阳大乱……”

“夸张了,”桓景笑了一声,“李大人,直接说你的结论。”

李荀站起身来:“陛下!近日群臣进谏,无不议论皇后之事。燕家女儿生性跋扈,难能当此高位,还望陛下降旨废黜!”
小说《陛下太毒舌,这皇后我不当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