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当太监的知心人后,我成了当家主母》,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阿梅安生,也是实力派作者“人间不识岁月”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因为家中困难,全家快饿死了,不得已,爹娘把我嫁给了一个太监。不然再没粮食,弟弟就快要饿死了。就这样,我心惊胆战视死如归的进了安宅。虽然夫君毒舌又冷漠,但他从不苛责我,虽然干爹脾气很古怪,但也没有为难过我。这一切,都像做梦一般。我一向能干活能吃苦,主动包揽了所有的活计,家里上上下下都被收拾的干净利落。于是慢慢的,傲娇别扭的夫君对我越来越好,在宫里也靠着野心和实力成了最大的官。而我,也从小媳妇儿变成了当家主母。...
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当太监的知心人后,我成了当家主母》,这是“人间不识岁月”写的,人物阿梅安生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安生过去时,闵州的主要官员已然同崔大人好一番寒暄,待安生过去,人群一下子寂静了片刻。此次主钦差乃崔大人,大家自然是凑到崔大人身边,安生虽为天子近侍,可早有消息传二人不和。这,可就耐人寻味了。好在人群中不乏八面玲珑之人,见安公公脸色不善,阿谀奉承自然也不在话下...
当太监的知心人后,我成了当家主母 阅读最新章节
“回安公公,正是到了闵州地界。”
安生冷哼一声,心里了然,他将目光落在一脸好奇的阿梅身上:“写累了就休息会儿,不要乱跑,咱家处理点事,晚些时候就回来。”
见阿梅小声应了一声,安生便起身下了马车。
安生一走,阿梅就趴在车窗口盯着外头看,就见安生带着几人去了不远处人数众多的地方。
本朝钦差大臣出行是有仪仗的,不单单人数众多,路过重要的关口城镇还要鸣锣十三响,意味着大小文武官员和军民人等都要让路回避。
可迎接钦差各地更多的是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之前大部队一直走官道,如今进了闵州地界,就见早已收到消息的闵州官员已经在城外候着了。
这也是崔大人请安生的原因。
安生过去时,闵州的主要官员已然同崔大人好一番寒暄,待安生过去,人群一下子寂静了片刻。
此次主钦差乃崔大人,大家自然是凑到崔大人身边,安生虽为天子近侍,可早有消息传二人不和。
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好在人群中不乏八面玲珑之人,见安公公脸色不善,阿谀奉承自然也不在话下。
阿梅从马车中一下子就看出夫君眼中毫不掩饰的不耐烦与不屑,夫君身量在那群人算是清瘦,可是阿梅就是觉得夫君好看,尤其是旁人堆着笑脸同夫君说话,夫君却爱搭不理的模样,阿梅觉得夫君可有本事了。
关于众官员宴请一事,崔古道摆了摆手拒了。
或许早已料到如此,只见领头的一位官员让人带上来两个木匣:“下官们自然明白崔大人与安公公如今身负重任,无暇赏脸,下官们深感遗憾,只能略备薄礼,以表心意,下官们望崔大人,安公公赏脸笑纳。”
等木匣打开,崔古道当即就黑了脸。
原因无他,崔古道为官乃是有名的两袖清风,刚正不阿,平日最痛恨收贿受贿,鱼肉百姓之举,他手下所抓贪官污吏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虽任职刑部侍郎,上头还有刑部尚书,可如今刑部尚书已然年迈,朝中早有风声这崔古道就是陛下看中的下任刑部尚书,否则也不会被陛下委以重任。
崔古道对于这些个不成规矩的孝敬其实是知道的,但也仅限于知道,他一介草民承皇恩做到如今的官职,一不靠关系二不靠奉承,靠的唯有他这颗忠君爱国的心!
以往的钦差,无一不是王公大臣封疆大吏,就连这刑部官员里头出钦差也是近百年的头一遭,崔古道多少也能揣摩到圣上的心意,他愿意做陛下手里的利刃!
只是,如今这两匣珠宝就这么明晃晃的呈了上来,崔大人脸色实在是挂不住。
不单单崔大人不好受,闵州底下的官员也不好受啊,这些都是不成文的规定,历来如此,他们自然是早就打听到这崔大人来自刑部油盐不进的行事风格,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旁人都给了,到这也不能不给了,他们也不敢冒这个险。
气氛陷入了僵局。
“呵呵。”尖锐刺耳的声音传来,还是安生打破了僵局。
“哎呦喂,咱家夫人就喜欢这些金光闪闪的宝贝。”
安生扯着嘴角,自然至极的接过跟前的匣子,笑得一脸的阴阳怪气:“既然是各位的心意,那咱家就不客气了。”
崔古道看着安生这副无耻嘴脸,气的脸都黑成锅底了,他冷哼一声,面露刚毅。
“各位同僚,本官为官二十几载,一向清廉自守,此番心意本官心领了,这些东西还是请收回吧。”
东西既然入了安生的手自然是绝不会再还回去的,安生依然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崔大人此言差矣,这些东西可都是诸位大人的心意,咱家收了此物便是承了诸位大人的情,怎么到崔大人嘴里咱家怎么就听着变了味呢?”
崔古道神情冷峻:“安公公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