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东凌西岚 类型:古代言情 作者:丁萝北 角色:阮歆莹书意 小说《东凌西岚》是知名作者“丁萝北”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阮歆莹书意展开。全文精彩片段:“好了,就在这画押吧!”一旁的衙役箍住歆莹的手腕将她的手指按在了白纸上歆莹晃神,一闭眼,昨晚的血狱画面仿佛就浮现在眼前黑暗的饭堂,倾倒的桌椅,被剐喉惨死的阮爹,被一刀毙命在心口的阮大哥,以及在门口处趴在地上,背上满是血痕的阮二哥前堂里一改往日的光亮热闹,其余些食客也都惨死在阴暗的各处歆莹再睁眼,眼前已是京城西街的衙门口“你们看,那个就是昨天店里的丫头!”“我就说杀人的怎么可能是她……”“...

第4章 草结 在线试读


当天下午,歆莹就来到了城西的驿站,将书意递给他的草结转交给了驿长。

而那驿长听闻是书意所托,也没说什么点点头就收下了,这让歆莹不得不好奇起书意的身份来。

连京城的驿站长都能指使办事,身份绝对不容小觑,结合那一身的贵气,说不定真的是哪家公子哥也不奇怪。只是但凡是有一些背景,为何不在审讯中说出来呢,就算不能逃出生天,也能给自己增加一些筹码不是。

自此之后,歆莹在唐明的医馆里便多待了两日。距离断案之日越来越近,她的内心也越发着急,甚至怀疑起了书意。

就连大理寺卿他都能说得上话吗?大理寺可是本朝掌刑狱案件审理的权威之最,而大理寺卿也位列九卿其一。但凡别人不搭理书意,那么他现在等同于是在等死。

一回神,眼前唐明正对自己满意地抚须。

“不错,你这丫头虽然瘦弱,但是体质却无恙。你放心,这伤口现在基本愈合得差不多了,也无留疤,往后这药就可以停了。”

“哈哈,这多亏了唐爷爷您医术高明啊,我就是死了您也该把我医活咯!”歆莹放下衣衫,咧开嘴傻呵呵地笑着。

“呸呸呸胡说!”唐明笑骂。

“父亲。”

唐明回过头去,正是其儿,唐三生。

“三生叔。”歆莹打过招呼,本以为三生是来找他父亲的,却见他径直走向自己来。

“莹子,我听街里坊间都在说,你家食肆那案子……马上大理寺来城西接审了,大理寺卿方大人亲自来审。”

“大理寺,大理寺好哇……”唐明起身准备出去,“要明公正气,要好好的查一查这个案子,还阮家一个公正……”

三生向歆莹道了别,扶过唐明走出屋去。

唐家父子走后,歆莹眼神明亮,心底也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既然大理寺来接审,便可顶得住压力公正清白地查案了,只要不是这城西衙门只手遮天就好。

……

次日,城西衙门内。

“草民歆莹,拜见二位大人。”

朱漆方台下,白玉石砖清白温润,两旁有青松屏风,其内松针凛然,栩栩如生,似欲攀附在一旁的圆盘龙柱上扶摇。

整个慕容府大厅大气磅礴,歆莹在方台下拜过台上二人,便笔直地站着。

“方兄啊,这一大早,此人便在门口叫嚷着要见您,我顾念着您昨日行途操劳,要是叨扰您休息了,您只管吩咐一声,我让人撵她出去便可。”

台上一面白须长,着紫色镶边宽袍的中年男人,对着身旁的人一边拱手,一边无奈的笑道。

说话这人正是西城此地所在的县令慕容侣,而一旁那人面庞凛正,只是穿着素衣白褂,煞是朴华,正是昨日才到的大理寺卿,方正。

方正细细打量了番台下的歆莹,见她样貌似少不经事,却态度大方,不卑不亢,有些欣赏,便转头对慕容侣说:“不可,为官者,当清正为民,民有所需,当为所往,我们暂且听听她有何事吧。”

“好的!好的!”县令大手一挥,命人赐座,斟上茶水。

歆莹洪声谢过,心底却冷笑出声。

县令慕容侣明显比方正年长,却称之为方兄,恰是因职称低下,当有不甘。

而明明是慕容侣放了自己进来,却对这位方正说“叨扰休息”。这一句询问,如果最后撵了自己,那就是那位“方兄”的不体察素民,而如果没有撵自己,那也是他慕容侣放了自己进来那便是清正为民。

为官者,狡也。

歆莹心里默默地掂量着,表面上却波澜不惊,谢过之后,接过侍人递来的茶水,轻坐在了椅子边上。

“不知你一大清早,有何事相诉?”慕容侣道。

“不瞒二位大人,我是锦华食肆的伙计,此前家父和兄长们在店中遭人残忍杀害,现只余我独处于世,我心中多有不甘,恳求大人明察此案,赐阮家一个公正,还街坊邻居……”

话未说完,却被慕容侣打断。

“你的事我早有知晓,这位是大理寺卿方大人,昨日巡查至此地,是特接手此案来了。”

言下之意就是,这个案子是方正接管,往后如有二三,直接找寻方正就可。

歆莹拱手再次行过大礼,一切都如她所料。此前之话正是引慕容侣说出这些,现如今她才好直接跟方正讨论案情,毕竟慕容侣明面上也还是此地的县令,如果越过他直接和方正对话,未免太过失礼。

正心里想着,忽然,歆莹感受到一种灼身的感觉,浑身上下甚不自在,一抬头正对上台上方大人的目光,原来是他正在细细打量着自己。

想必也是,自己的小聪明,又怎么躲得过这些高居当朝久矣的上官。

“方大人。”歆莹深吸了口气,抬头强迫自己迎上方正的目光,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此前一晚我曾见店门封条不知被谁取下,便进入店内查看。在我经过后厨之时,却突遇见一人,那人看见我二话不说执剑刺来,致我受伤倒地。多亏同街医馆唐大夫及时赶来,我才得救。”

歆莹顿了顿。

方正听完看不出面色,只追问道:“哦?你可看清那人面相?”

“可惜那会店内并未点灯,那人亦黑衣蒙面,我未曾知晓他的面貌和身形。我腰间被刺伤,这几天在唐大夫的照料下才免为痊愈。”

说着,她盘起腰间的衣服,露出了深色还未消褪的伤痕。

“慕容大人,我记得你曾提起锦华食肆一案凶手已经抓获。”方正在看完歆莹腰间的伤后,转头对慕容侣问道。

“方兄,要不我让人将犯人带上来。”慕容侣道。

歆莹心中愤然,这县令对“凶手”一词,一未否定,二也未肯定,想必他自己也早已知道此案的悬疑,此去叫来犯人,颇有种将烂摊子交给方正的意思。如果不是大理寺来查案,他估计就会这么错杀掉书意,这案子也就草草过去了!

“有劳。”方正笑笑,拱手。

慕容侣传下命令,抿了口茶水,这才有些懊恼地说:“我本想等方兄您稍作休息,这几日再慢慢将此案告知于您,现如今刚好这丫头来报,真是巧合!太巧了!”

“不过。”他语调一转,有些讪讪,“这人犯嘴巴铁的紧,这几天我们轮番问讯,也压根没有审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来,一会还得方兄多多费心了。”

方正轻点头,并未回话。而台下歆莹心里早已是火冒三丈,此话听得卑微,又何尝不让人听得出来是甩锅的意味。而此前衙门向外宣称将要断案,这回大理寺来了倒是又不急了,真是两面三刀极了!

很快,两个衙役将书意带了上来。让歆莹大跌眼镜的是,书意睡眼惺忪,明显还没睡醒的样子。

“你!你给我好生听着,这位是大理寺卿方正大人,今日……”慕容侣一见书意此样,踏前雷霆震怒。

“方伯。”书意淡淡的唤了句。

在此一刻,歆莹和慕容侣的下巴同时掉在了地上。

伯?

意思是堂堂大理寺卿,掌狱刑案的最高地位者,皇帝任命的官职,竟然是这个一点教养都没有的男人的伯父?

“这……你……那……”慕容侣瞥见方正答应下来,更是涨红了脸话都说不出来。

等到众人完全反应过来,方正终于是忽地站起身来呵斥了一句:“胡闹!”

在场的人无一敢说话。不愧是大理寺卿,这一起身,整个堂内的威压顺起,就连那目中无人的书意也只得乖乖认怂。

王法为大,等到众人都平静下来,方正还是依照审讯流程问遍了书意。歆莹也仔细听着,倒是和那天书意在牢房中和她所说的大致相同。

而同时,见书意也不再隐瞒,歆莹也如实道出了自己在后院进入阮爹厢房的事情。至于那刻书意是否真的同在厢房中,就交给方正去判断吧。

“此案情势严重,细节蹊跷,不可小觑。”方正眉眼板正。在对待案情上,方正能够推敲出很多细节。譬如食肆所在的不老坡上的地形如何,食肆店内的出入口以及时间线能否和人员对得上,确实还是老道很多。

“根据目前得知,我还得再去现场勘探一番,确认好食肆内是否还存在其他逃脱的方法。”

而对待他的侄子书意作为犯人,此刻看来方正并没有多加偏袒,而是公正严明说一不二,一番审讯下来并没有避讳任何人,就歆莹听来,都大致可以了解到书意当时整个行为经过了。此亦为歆莹所佩服的一点。

“慕容大人。”

“方兄您请说。”

方正的手指轻敲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他思索了一番,沉声道:“此番巡查,我这只有少些人陪同,若要重新侦察此案,还得向你借些人手,不知慕容大人现在可否帮我安排一下。”

慕容侣听罢,连连点头:“方兄所言极是!这不,小官真是疏忽了!”说完,他就起身,从厅堂侧边出去了。

衙内此刻只剩台下歆莹和书意,以及台上方正三人。

方正起身背手在衙内转了一圈,来到了书意身前,从怀中掏出一物。

“书侄,这可是你亲手做出的?”

歆莹探头去看,正是那天在牢里书意托她转交给城西驿长的一个草结。

“伯父,您觉得这个除了我能做出之外,这个天地间还有第二个人嘛。”眼看慕容侣出门,书意也不再拘束,大大咧咧找了把椅子靠上。

“哼!”方正冷哼一声,“休要嬉皮笑脸,这次给我添下这麻烦,回头看我怎么在你父亲面前告你的状!你给我老实说来,究竟是什么事?”

歆莹一听立马竖起了耳朵,此言意思是还有其他事情是她不知道的?

书意倒是摸了摸脑袋,一脸无可奈何:“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伯父您。”

“此前,父亲于我两岁那年曾带我和长兄去过西岚国,当时会见西岚国一众王侯时曾经把我和另一位郡主订上了娃娃亲。如今我已十七有余,父亲在家中频频向我催促提亲一事,我烦不过便一气之下离了家。”

话说一半,他起身走上台去拿过方正的茶水一饮而尽,看得歆莹目瞪口呆。

本朝东凌国和西岚国成东西之势,世代友好,王侯家族中常以联姻作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么说,书意也的确是皇亲国戚。

“往后我一路从桃州北上来到京城,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那天我在锦华食肆用饭,忽听到窗外有人打听书郡王之子的事情,眼看无处可躲,我便急中生智假装闹事后就从后厨逃去了坡上,店里伙计几人见我蛮不讲理也未敢跟上前来。”

书郡王之子?任是歆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实在不知道这个书郡王之子是哪的人。

“之后呢?”方正询问。

“之后,之后您不都知道了嘛!”书意一阵懊恼,“我本身不喜那些繁杂俗事伯父您也知道,家中那老爹从小教给我那些诗书礼仪我已经受不住了,现如今这一回二回三回地催婚,可是我连人家面都没见过!伯父您说这在理嘛!”

歆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个贵家公子为了逃婚,慌不择路逃上了坡,结果碰上了凶杀案刚下来就被当成了杀人犯抓了起来,这么一听着实倒霉。也难怪衙门审讯时他要瞒着身份,就怕被通知到府上,这人能保不保得住另说,这府上的面子怕不是都要给丢光了。

如果不是因为叔侄关系叫来了大理寺卿方正,那么这一步错路就足以让书意把性命拿去顶罪了。

既然如此,想必通过方正的严正探查之后,不说能捉拿到真凶,书意应该是能够洗脱嫌疑了吧!

“那……那个草结,大人您是如何……”放下心后,歆莹终是问出了脑中百般费解的问题。

方正听闻看向书意,见这小子双手抱胸挑衅地看着自己,倒是也让自己解释的意思,便怒目瞪了他一眼。

“哼,白茅草是性害之物,占用田地养料,朝廷早已令各州除尽,唯有京城这还留有余剩,也只用于狱中垫地,加上这京城城西狱墙独有的细炻砖灰,我岂能不认得它!”

方正看了眼歆莹,重新坐回台上。

“最后,这逆子竟然将草结叠成了他幼时在我的案卷中胡乱画的画样,真是不可礼数!”

歆莹瞪眼咋舌,起初见书意递来之物只有小小的一个草结,没想到其中还蕴有如此多的玄机,更惊奇的是方正竟然能一眼认出,如此道来,结合种种,方大人是一早就知道了书意被关押在京城牢狱中,特意来救人来了。

“方兄。”门口传来众多脚步,歆莹回头一看,慕容侣带领众人刚踏进衙内。

之后,也就是大理寺和县内交接的事宜,无关歆莹和书意两人后,他俩就被人带下去了……

今日,歆莹吃饭格外的香,连吃了三大碗饭,让唐明直呼切勿伤腹。

而往后几日,歆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医馆门口的台阶上,望着街上斜对边的锦华食肆内,一队队的官兵来了来又去了去,方正本人也频频出现在食肆内。

在见识过方正一眼看出草结其中信息的事情后,歆莹她是一点都不担心大理寺查案的能力了。

此处有大理寺的人在,歆莹也再不担心安全。而书意那小子,连慕容县令都知道了他的身份,歆莹也不用担心他在狱中的生活了。

一切似乎在柳暗花明过后,向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