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无始洪荒那些事_洪荒那些事完结版在线阅读
小说《洪荒那些事》,大神“那年丶”将无始无始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唯独通天,感父神之功德,体万物之灵韵,喜无拘又无束,对万民一视同仁。故而其无鲜明之特色,因而不知其道之于何。无忧熟知三清的经历,故而今日通天说,他不知道他的道是什么。无忧并没惊异与苛责,只看着通天,心中暗自欢喜...
小说:洪荒那些事
类型:奇幻玄幻
作者:那年丶
角色:无始无始
洪荒那些事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那年丶”的原创精品作,无始无始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鸿钧以身合道,天下震动!鸿钧合道,一共传出两道波动,第一道是鸿钧自身的波动鸿钧本就是造之大道的化身,根脚惊人,先天肉身为圣而且又在混沌中修行不知多少岁月,实力定然更进一步如今又自创斩三尸之法,以身合道,自然混元天成,成为天道圣人这第一道波动,便是鸿钧突破桎梏传出的波动这道波动,混沌有感,但洪荒却不足以感知因为圣人的波动,不是圣人不足以感知如今洪荒中,除无始外,还没有第二位圣人在场而...
自三清化形以来,太上性情淡薄,不争不夺,却又想啥有啥。
且沉浸丹途,造诣非凡,此为其道也。
而元始,知天时感地利,利者争,祸者避,对天赋异禀者,独有青睐。
其器道,亦是有所大成,此亦为其道也。
唯独通天,感父神之功德,体万物之灵韵,喜无拘又无束,对万民一视同仁。
故而其无鲜明之特色,因而不知其道之于何。
无忧熟知三清的经历,故而今日通天说,他不知道他的道是什么。
无忧并没惊异与苛责,只看着通天,心中暗自欢喜。
“你不清楚你的道,是因为你的道太大,难以言喻而已。”
此话,无忧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面不改色,回到蒲团端坐,沉吟道:
“女娲。”
女娲见师尊叫她,立即回应道:
“弟子在。”
“我且问你,如今万物可强?”
女娲闻言,心思电转,顿时心中通透,这是师尊在考问她,于是如实回答到:
“启禀师尊,如今龙凤麒麟三族并立,统帅鳞甲、飞禽和走兽,这三族不可谓不强,说其为洪荒天地主宰,也不为过。”
“但除去这三族,如今万物,以无灵者居多,以有灵者居少,可这二者,相比三族,可谓无辜弱小。”
女娲字字属实,无忧听闻,十分满意,但依旧面色平静问道:
“那这二者可智?”
无忧再发一问,依旧是女娲所擅长之问,于是女娲自信说道:
“无论三族,还是其他,大能者除外,其余多数皆以本能行事,算不上智。”
女娲说完,无忧再发一问。
“如今万物,你觉得可否还缺什么生灵?”
无忧这一问,让女娲一愣,盘古开天生万物,如今万物俱全,哪有缺的?
女娲不解,但还是如实回答。
“弟子不才,不敢妄言,但师尊所问,弟子当知无不言,弟子觉得如今万物俱全,不缺。”
女娲刚说完,只见伏羲突然眉头一皱,好似对女娲的话不太认同,无忧见状,问道:
“伏羲,你可是有话说?”
伏羲见师尊点名,急忙起身行礼。
“弟子也不敢妄言,只是吾观万灵,只觉得如今生灵虽多,但却是种类多而已。”
“若单看某一种,其数量根本不算多,恐他日天生劫难,此等无辜弱小之种族,恐将不复存在。”
女娲和伏羲,关系本就非同一般,如今伏羲反驳女娲,女娲心中并无不快,反而是认真聆听师兄教诲。
如今伏羲一言说出,女娲更是觉得师兄伏羲所言非虚,只是之前她不够细致,没观察到万灵种族的问题。
如今伏羲说出,再结合师尊的问题,女娲顿时感觉好像抓到了什么东西,但这东西又很模糊,看不清,道不明。
另一边,通天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感觉,比女娲还糊。
无忧见伏羲一番话,让两人皆有所感,甚慰,先给予了伏羲肯定,“是也,是也!”,然后又望着女娲说道:
“所以,这就是你和伏羲的道。”
对于二人的道,无忧并没有过多解释,而伏羲和女娲心中还有很多疑惑。
但见师尊已将目光投向大师兄通天,便不再多言,同时心中想到:
既然是自己的道,如今多承蒙师尊提点,指明方向,那剩下的,自然是需要自己去参悟。
如果什么都让师尊讲明白了,那道还是他们的道吗?
蒲团右端首,通天虽还未明道,但其道志向远大,故而难以拨开云雾。
如果让通天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甚至还有可能道未成,身先死。
这种事情,无忧可不会让它发生,于是无忧沉思片刻后,对通天说道:
“通天。”
“弟子在!”
通天见师尊问话,急忙起身行礼回道。
“我有大道一言,你且听之:
大道也,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始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无忧一言大道,不止通天认真聆听,伏羲和女娲也在全心感悟。
无忧说完,望着通天又继续问道:
“通天,此话是何意思呀?”
通天可是有盘古开天的记忆以及大道烙印,自然对这开天前的事情,有所耳闻,如今师尊问起,自然能够理解。
可伏羲和女娲不一样,他们没有继承盘古开天的记忆和大道烙印,自然对开天前的事情一无所知。
故而对无忧的话,半知半解。
所以,无忧这才让通天来解释。
“启禀师尊,这话是说,大道浑然天成,天地形成前便已经存在,听不见看不见,寂静而空虚。
它不用依靠外力便能永存不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通天一番解释,伏羲和女娲顿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两人尽管懂了,但又好似没懂。
毕竟他们还只是大罗,连准圣都不到,谈论大道,对他们来说太过于空泛。
但两人还是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以备日后有用。
而另一边,通天说完后,又暗自在心中重复了几遍刚才所说的话,随着不断地重复,通天顿然感到灵台一阵清明。
同时原本一片模糊的前路,也挤进一丝光明照亮前路,当这一丝光明亮起,通天顿时感到某种枷锁被打破。
当这样的感觉变得凝实后,通天喜悦溢于言表,急忙向无忧行礼,激动地说道:
“师尊,我明白了,我悟了!”
“善!”
通天找到了自己的道,作师父的高兴,两个师弟和师妹也高兴。
这不无忧话音刚落,伏羲和女娲便上前祝贺道:
“恭喜师兄。”
对此,通天自然也给予了回礼。
对于这和谐的一幕,无忧没有打断,只是等二人恭贺完后,这才说道:
“既然你悟到了,那且说来,与师弟师妹分享一二。”
原本这种大道的感悟,是不能轻易与他人分享的,因为一旦你还没得到,先说了出去,有可能会被他人捷足先登。
不过,在不周山,女娲和伏羲入门时,师尊无忧曾说过无始玄门的三大纲领。
第一:不惧因果,不避因果。
第二:知行合一,道讲逍遥。
第三:同门情深,分享共进。
前两条三人还不是很明白,毕竟师尊也没有过多解释,不过这第三条三人很明白。
这是告诉他们三人,同门师兄弟(妹),要相互扶持,多沟通交流,少勾心斗角,这样才能共进共退。
而又有之前伏羲和女娲毫不犹豫便讲自己对道的感悟,如此和谐良好的氛围,通天更是觉得喜欢。
这种氛围,比起和两位大兄在一起,更加让通天觉得舒坦。
毕竟和两位大兄在一起多年,通天还从不曾见过两位大兄将自己的道分享给彼此。
所以,当无忧让通天将自己的感悟分享出来时,通天毫不犹豫便讲了出来。
“师尊,还有师弟和师妹,刚才师父一席话,让我明白了,大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虽无形无相,但又真实存在。
吾等修行之辈,其实就是求道者,追寻大道而将大道化为己用,这便是道,是我所悟的道。”
“善!”
“善!”
“善!”
通天这一分享出来,女娲和伏羲受益良多,以“善”感激,而无忧则以“善”鼓励通天的分享。
通天眼观鼻,鼻观心,自然也从这一字的回答,感受到了各自的心意。
通天分享完后,无忧便让三人回坐,同时自己也端坐沉吟道:
“大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
无忧用一句话,将大道总结,同时也为三人明确了求道者,所求之道,在于何。
说完后,无忧又用几句话,对这句话做出了解释。
“亦可谓: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又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与此同时,随着无忧的一席话出,整个无始宫,突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讲者无心,听着有意。一时间,整个无始宫都陷入了玄妙的状态。
不论是三位弟子,还是道宫内的山野精灵,都陷入如痴如醉之状态。
这样的情况,本不是无忧本意。
无始创立玄门的最初目的,是不对弟子讲什么天玄道理,不说什么空泛大道。
只针对每一个弟子,为其答疑解惑,为其指明前路。
知其所求而求不求,这便是弟子个人的事情,他无始,或是他无忧,不想干预。
只奈何大道玄妙,稍微一提,便有异象。
无忧对此,也无他法,只当是锦上添花,彰显道法玄妙罢了。
~
~
三千年后,三人终于从玄妙的大道余韵中走出。
三人同时睁眼,心中喜悦无以言表,想来收获颇多。
尤其是伏羲和女娲,直接从大罗初期,来到大罗后期。
随后,三人又将目光投向师尊。
可这一看,大为诧异。
只见无忧身下的数个蒲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凉席。
无忧则杵着头,翘着腿,侧躺在凉席上,闭目沉睡。
三人见状,相视一眼,决定不打扰。
虽然圣人已经不需要休息,可师尊讲道如此玄妙,谁又知道对师尊是否会有所消耗呢?
于是,三人决定静坐,等师尊醒来。
可不曾想,无忧却在此时开口。
“都醒了,正好,我们接着讲,一次性讲完,我好出去逍遥,这端着架子为你们讲道,实在不够舒坦。”
无忧这话,三人不敢接,只是调整身息,准备迎接一场持久战。
三人准备好,无忧也端坐起来,徐徐说道:
“今天,我们讲你们最关心的问题,证道之法,尔等且听好。”
无忧这一开口,顿时将三人的心,紧紧抓住,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了什么。
“大道无穷,证道亦无穷,三千大道,条条皆可证道,不过尔等跟脚得天独厚,不可浪费,便为尔等介绍三种主流。”
“其一,功德证道。以无量功德感动大道,自然至仁成圣。”
“其二,斩三尸证道。斩断善念、恶念和执念,明确自我后融合此三尸,辅以大道之基鸿蒙紫气,可证道圣人。”
“其三,以力证道。以自身惊天伟力破开大道束缚,开天辟地,证道混元!”
无忧一口气说完,且说的十分细致,三人听完,便将这三种证道之法铭记于心,同时三人心中都产生了一个疑惑。
其中以通天最为心急,毕竟他已是准圣,下一步便是证道,于是率先问道:
“师尊,这三种证道之法,有何异同?吾等又该如何抉择?”
第006章 证道之法,通天悟道! 在线试读
自三清化形以来,太上性情淡薄,不争不夺,却又想啥有啥。
且沉浸丹途,造诣非凡,此为其道也。
而元始,知天时感地利,利者争,祸者避,对天赋异禀者,独有青睐。
其器道,亦是有所大成,此亦为其道也。
唯独通天,感父神之功德,体万物之灵韵,喜无拘又无束,对万民一视同仁。
故而其无鲜明之特色,因而不知其道之于何。
无忧熟知三清的经历,故而今日通天说,他不知道他的道是什么。
无忧并没惊异与苛责,只看着通天,心中暗自欢喜。
“你不清楚你的道,是因为你的道太大,难以言喻而已。”
此话,无忧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面不改色,回到蒲团端坐,沉吟道:
“女娲。”
女娲见师尊叫她,立即回应道:
“弟子在。”
“我且问你,如今万物可强?”
女娲闻言,心思电转,顿时心中通透,这是师尊在考问她,于是如实回答到:
“启禀师尊,如今龙凤麒麟三族并立,统帅鳞甲、飞禽和走兽,这三族不可谓不强,说其为洪荒天地主宰,也不为过。”
“但除去这三族,如今万物,以无灵者居多,以有灵者居少,可这二者,相比三族,可谓无辜弱小。”
女娲字字属实,无忧听闻,十分满意,但依旧面色平静问道:
“那这二者可智?”
无忧再发一问,依旧是女娲所擅长之问,于是女娲自信说道:
“无论三族,还是其他,大能者除外,其余多数皆以本能行事,算不上智。”
女娲说完,无忧再发一问。
“如今万物,你觉得可否还缺什么生灵?”
无忧这一问,让女娲一愣,盘古开天生万物,如今万物俱全,哪有缺的?
女娲不解,但还是如实回答。
“弟子不才,不敢妄言,但师尊所问,弟子当知无不言,弟子觉得如今万物俱全,不缺。”
女娲刚说完,只见伏羲突然眉头一皱,好似对女娲的话不太认同,无忧见状,问道:
“伏羲,你可是有话说?”
伏羲见师尊点名,急忙起身行礼。
“弟子也不敢妄言,只是吾观万灵,只觉得如今生灵虽多,但却是种类多而已。”
“若单看某一种,其数量根本不算多,恐他日天生劫难,此等无辜弱小之种族,恐将不复存在。”
女娲和伏羲,关系本就非同一般,如今伏羲反驳女娲,女娲心中并无不快,反而是认真聆听师兄教诲。
如今伏羲一言说出,女娲更是觉得师兄伏羲所言非虚,只是之前她不够细致,没观察到万灵种族的问题。
如今伏羲说出,再结合师尊的问题,女娲顿时感觉好像抓到了什么东西,但这东西又很模糊,看不清,道不明。
另一边,通天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的感觉,比女娲还糊。
无忧见伏羲一番话,让两人皆有所感,甚慰,先给予了伏羲肯定,“是也,是也!”,然后又望着女娲说道:
“所以,这就是你和伏羲的道。”
对于二人的道,无忧并没有过多解释,而伏羲和女娲心中还有很多疑惑。
但见师尊已将目光投向大师兄通天,便不再多言,同时心中想到:
既然是自己的道,如今多承蒙师尊提点,指明方向,那剩下的,自然是需要自己去参悟。
如果什么都让师尊讲明白了,那道还是他们的道吗?
蒲团右端首,通天虽还未明道,但其道志向远大,故而难以拨开云雾。
如果让通天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甚至还有可能道未成,身先死。
这种事情,无忧可不会让它发生,于是无忧沉思片刻后,对通天说道:
“通天。”
“弟子在!”
通天见师尊问话,急忙起身行礼回道。
“我有大道一言,你且听之:
大道也,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始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无忧一言大道,不止通天认真聆听,伏羲和女娲也在全心感悟。
无忧说完,望着通天又继续问道:
“通天,此话是何意思呀?”
通天可是有盘古开天的记忆以及大道烙印,自然对这开天前的事情,有所耳闻,如今师尊问起,自然能够理解。
可伏羲和女娲不一样,他们没有继承盘古开天的记忆和大道烙印,自然对开天前的事情一无所知。
故而对无忧的话,半知半解。
所以,无忧这才让通天来解释。
“启禀师尊,这话是说,大道浑然天成,天地形成前便已经存在,听不见看不见,寂静而空虚。
它不用依靠外力便能永存不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通天一番解释,伏羲和女娲顿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两人尽管懂了,但又好似没懂。
毕竟他们还只是大罗,连准圣都不到,谈论大道,对他们来说太过于空泛。
但两人还是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以备日后有用。
而另一边,通天说完后,又暗自在心中重复了几遍刚才所说的话,随着不断地重复,通天顿然感到灵台一阵清明。
同时原本一片模糊的前路,也挤进一丝光明照亮前路,当这一丝光明亮起,通天顿时感到某种枷锁被打破。
当这样的感觉变得凝实后,通天喜悦溢于言表,急忙向无忧行礼,激动地说道:
“师尊,我明白了,我悟了!”
“善!”
通天找到了自己的道,作师父的高兴,两个师弟和师妹也高兴。
这不无忧话音刚落,伏羲和女娲便上前祝贺道:
“恭喜师兄。”
对此,通天自然也给予了回礼。
对于这和谐的一幕,无忧没有打断,只是等二人恭贺完后,这才说道:
“既然你悟到了,那且说来,与师弟师妹分享一二。”
原本这种大道的感悟,是不能轻易与他人分享的,因为一旦你还没得到,先说了出去,有可能会被他人捷足先登。
不过,在不周山,女娲和伏羲入门时,师尊无忧曾说过无始玄门的三大纲领。
第一:不惧因果,不避因果。
第二:知行合一,道讲逍遥。
第三:同门情深,分享共进。
前两条三人还不是很明白,毕竟师尊也没有过多解释,不过这第三条三人很明白。
这是告诉他们三人,同门师兄弟(妹),要相互扶持,多沟通交流,少勾心斗角,这样才能共进共退。
而又有之前伏羲和女娲毫不犹豫便讲自己对道的感悟,如此和谐良好的氛围,通天更是觉得喜欢。
这种氛围,比起和两位大兄在一起,更加让通天觉得舒坦。
毕竟和两位大兄在一起多年,通天还从不曾见过两位大兄将自己的道分享给彼此。
所以,当无忧让通天将自己的感悟分享出来时,通天毫不犹豫便讲了出来。
“师尊,还有师弟和师妹,刚才师父一席话,让我明白了,大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虽无形无相,但又真实存在。
吾等修行之辈,其实就是求道者,追寻大道而将大道化为己用,这便是道,是我所悟的道。”
“善!”
“善!”
“善!”
通天这一分享出来,女娲和伏羲受益良多,以“善”感激,而无忧则以“善”鼓励通天的分享。
通天眼观鼻,鼻观心,自然也从这一字的回答,感受到了各自的心意。
通天分享完后,无忧便让三人回坐,同时自己也端坐沉吟道:
“大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
无忧用一句话,将大道总结,同时也为三人明确了求道者,所求之道,在于何。
说完后,无忧又用几句话,对这句话做出了解释。
“亦可谓: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又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与此同时,随着无忧的一席话出,整个无始宫,突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讲者无心,听着有意。一时间,整个无始宫都陷入了玄妙的状态。
不论是三位弟子,还是道宫内的山野精灵,都陷入如痴如醉之状态。
这样的情况,本不是无忧本意。
无始创立玄门的最初目的,是不对弟子讲什么天玄道理,不说什么空泛大道。
只针对每一个弟子,为其答疑解惑,为其指明前路。
知其所求而求不求,这便是弟子个人的事情,他无始,或是他无忧,不想干预。
只奈何大道玄妙,稍微一提,便有异象。
无忧对此,也无他法,只当是锦上添花,彰显道法玄妙罢了。
~
~
三千年后,三人终于从玄妙的大道余韵中走出。
三人同时睁眼,心中喜悦无以言表,想来收获颇多。
尤其是伏羲和女娲,直接从大罗初期,来到大罗后期。
随后,三人又将目光投向师尊。
可这一看,大为诧异。
只见无忧身下的数个蒲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凉席。
无忧则杵着头,翘着腿,侧躺在凉席上,闭目沉睡。
三人见状,相视一眼,决定不打扰。
虽然圣人已经不需要休息,可师尊讲道如此玄妙,谁又知道对师尊是否会有所消耗呢?
于是,三人决定静坐,等师尊醒来。
可不曾想,无忧却在此时开口。
“都醒了,正好,我们接着讲,一次性讲完,我好出去逍遥,这端着架子为你们讲道,实在不够舒坦。”
无忧这话,三人不敢接,只是调整身息,准备迎接一场持久战。
三人准备好,无忧也端坐起来,徐徐说道:
“今天,我们讲你们最关心的问题,证道之法,尔等且听好。”
无忧这一开口,顿时将三人的心,紧紧抓住,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了什么。
“大道无穷,证道亦无穷,三千大道,条条皆可证道,不过尔等跟脚得天独厚,不可浪费,便为尔等介绍三种主流。”
“其一,功德证道。以无量功德感动大道,自然至仁成圣。”
“其二,斩三尸证道。斩断善念、恶念和执念,明确自我后融合此三尸,辅以大道之基鸿蒙紫气,可证道圣人。”
“其三,以力证道。以自身惊天伟力破开大道束缚,开天辟地,证道混元!”
无忧一口气说完,且说的十分细致,三人听完,便将这三种证道之法铭记于心,同时三人心中都产生了一个疑惑。
其中以通天最为心急,毕竟他已是准圣,下一步便是证道,于是率先问道:
“师尊,这三种证道之法,有何异同?吾等又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