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夫人,回府吧》,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精彩片段:李府二公子,名唤李承泽,兄弟二人性格随不相似,但是感情向来很好。强忍着大哥去世的悲痛,在娘亲的苦苦哀求和摆明利害之下,这才答应下冒充大哥的“瞒天过海”之计。好在兄弟二人的身量相仿,老二虽然年小两岁,长的更健壮一点,此时是冬季,新郎官的衣服换上,面罩再一带,也看不出来身型的微弱差异,若不是十分亲近之人...

第002章 婚事 试读章节


一众宾朋好友倒是热热闹闹到了晚上。

只是酒席宴间众人也好奇,这只听说过新娘披盖头,没听说新郎官罩着面的,这李府是什么讲究?

有藏不住好奇的问李夫人,李夫人拿着儿子偶感风寒,怕传染给宾客搪塞过去。

话说这李府的大少爷不是死了嘛?

那这迎娶拜堂的少年又是何人?

难不成这李夫人会法术,能起死回生?能够赶尸为己用?

李夫人当然不会这些法术。

实则这面罩之下的是李府的二儿子。

李府二公子,名唤李承泽,兄弟二人性格随不相似,但是感情向来很好。强忍着大哥去世的悲痛,在娘亲的苦苦哀求和摆明利害之下,这才答应下冒充大哥的“瞒天过海”之计。

好在兄弟二人的身量相仿,老二虽然年小两岁,长的更健壮一点,此时是冬季,新郎官的衣服换上,面罩再一带,也看不出来身型的微弱差异,若不是十分亲近之人,是难分辨。

这边拜完堂,宾朋好友开宴席,新人新夫送入洞房。

李夫人先先将新娘子拉到后堂说话嘱托。

而老二李承泽快速去了新房,将一身新郎官的衣服换到了大哥的尸体之上。

给大哥换好新郎官的衣服,平躺放在床上,又盖上红被。

“唉,我苦命的大哥啊~”

李承泽感叹一声擦拭掉眼泪,这才出去接待宾客。

笙酒赛秋社,箫鼓迎新婚。

高朋满座欢,新人新房羞。

是夜。

因为李夫人说自己儿子感染了风寒,身体不适,也就没了闹洞房这处。

来宾们见就连新郎官敬酒的环节都是老二李承泽代替,也觉得老大李承志病的有些严重,也没计较这些。

李夫人与新娘说了半天话,这才让四五个丫鬟的搀扶着新娘子进了新房。

李夫人看着自己的儿媳妇离开,心中大定。

暗道:“进了这李府的门,这婚事就算是成了。”

“别管你几时发现夫君死了,也无妨。”

“现在你是李府的新妇,过会儿事发了,你就是李府的寡妇,想走是不可能的,生是我李府的人,死是我李府的鬼。”

“王半城,你要敢闹,我便宣扬你王家姑娘克夫。过门当天克死夫君,哼哼,我看谁还敢要你家姑娘。”

好狠的心思。

“唉~”李夫人叹了口气,强撑着许久的脸色也垮了下来,心中也是觉得愧疚。

“别怪婆婆我心狠,实在是李府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守寡嘛,婆婆也守寡多年了,守着守着也就习惯了。”

“日后,但愿你安生过日子,那样,你想做生意就做生意,府里除了我就是你说得算。”

“也算是婆婆我对你有个交代。”

“唉~我命苦的儿啊。”

新房之中。

在床边端坐着的,是新娘王凝歌。

隔着红盖头,隐隐约约她能看到自己夫君就在床上躺着。

王凝歌出身未央城的商贾王家。

士农工商。

商贾的地位是末流。

说起古代商人即便是再富有却也是地位比较低下。

抑制商人地位原因很多,择重而谈,主要是两点。

一是因为商人“从利而动”的特点,与古代儒家有冲突之处,二来是因为重视农耕,自然要重农抑商。

当初,高祖乃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后代不可为官出吏,重租税以困辱之。

直到十几年前,当今皇上登基之后,称天下初定,复改商贾之律,慢慢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商人这也才可以买卖奴仆,穿绫罗绸缎除,出门可乘车,后代亦可参加科考。

十几年的时间发展,虽然老牌的清贵官宦人家依旧看不起商贾。

但是明面上是不敢再说商贾是末流,也可以通婚。

说完商人的地位,在谈起王凝歌出身的王家。

王家也不一般,虽然是商贾人家,但是家里生意做的大,可谓富甲一方。

王家当代掌门的事,王员外,曾经有着王半城的称号。

“半个未央城都是他家的!”

虽然只是市井戏言,但是可见其家多富有。

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家也有自己的苦楚。

王员外有钱,可是日子也过的越来越难。

王员外的夫人在世的时候,聪明伶俐,创下偌大的家业可以说是十之有八九是王夫人的功劳。

王夫人生下二女儿难产去世之后,王员外人善厚道就喜欢读书写字,喝个小酒,对商贾生意之道也不精通,也不上心,王家的生意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好在王家大小姐王凝歌继承了母亲的聪慧,十三四岁开始便慢慢接手家的生意,撑起了生意。

可终究是姑娘总归要嫁人的。

王凝歌十六岁之后,提亲的媒婆说客来了不少。

可来提亲的尽是商贾之家,王员外是不精通生意但是他也是个人精,自然也看得出来这些上面提亲的都是包藏祸心。

谁是冲着他王大员外的姑娘来得?

都是冲着他王半城的钱来得。

他王家就两个姑娘没儿子,人死了之后,这偌大的家业还不都是夫家的?

可是眼见着姑娘岁数越来越大了,整天抛头露面操持生意也不是个长久之事。

凑巧的机会,他遇见了李夫人。

王员外觉得落魄的清贵也是清贵,总比嫁给商贾之人好得多。

何况李府的口碑极佳,又是书香门第,那长子李承志也是厚道的读书人,说不定日后自己外孙子说不定能圆了自己科考的梦。

而李夫人也知道清贵娶商贾,恐遭人白眼,落了脸皮。

但是脸皮不能当饭吃。

两人算是一拍即合。

知道李府日子难过,所以在彩礼是王员外没多要求,在嫁妆上反而是打着滚着儿的翻倍给。

这才有了今日李府的大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