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花妖》是作者“陈四水”的倾心著作,络羽衣陆纤尘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李员外也十分高兴,没想到自己半生无子无女,如今已是六旬老人却得了掌上明珠,能不高兴吗?李员外抱着自己的小小的女儿,甚是欢愉,急忙哄起来。可是孩子既不哭也不闹,半天没有反应。“阿婆,这孩子莫不是有什么问题?”李员外有些诧异,问道。“没问题,没问题!许是小姐在夫人腹中久了,有些劳累...

第8章 聋哑千金 试读章节


当夕颜回到奈何桥上,再与孟婆相遇时,她才想起来,原来这一世她遇到的那位男神,就是自己苦苦等待了千百年才再次相遇的父系战神陆纤尘,而他却早已不认得自己这副魔族的皮相。他认不出自己也是应该的,因为她知道他恨足了魔族。

为什么老天要这样惩罚自己?

下一世,还要经历什么?

“生了,生了!”产婆抱着一个娇小可人的婴儿出了产房,她小跑着去给李员外报喜。

“恭喜员外,贺喜员外,是位漂亮的千金小姐!”产婆笑得一脸褶子愈发浓重,她将婴儿抱给年过花甲的李员外。

李员外也十分高兴,没想到自己半生无子无女,如今已是六旬老人却得了掌上明珠,能不高兴吗?李员外抱着自己的小小的女儿,甚是欢愉,急忙哄起来。

可是孩子既不哭也不闹,半天没有反应。

“阿婆,这孩子莫不是有什么问题?”李员外有些诧异,问道。

“没问题,没问题!许是小姐在夫人腹中久了,有些劳累。让她好好休息休息,小孩儿嘛,等会儿就好啦!”产婆安慰着李员外,同时又安排奶妈去奶孩子。

因为是老来得女,李员外老夫妇俩甚是珍爱这个女儿,取名为珍珠。他们把珍珠视若珍宝,也教孩子说话识字,但是孩子就是不张口,老两口觉得许是孩子小,等等再说。

可是,时间一转眼就到了珍珠三五岁的时节。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已经过了牙牙学语的年岁,都能说成串的话了,但是珍珠还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珍珠不是傻孩子,她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有些动作、活计她看看就能学会,但是就是不说话。

久了,老两口很是着急,有一天,当街来了家门一个癞头和尚化斋,那天正是珍珠给癞头和尚拿了饭食。

癞头和尚谢过珍珠小姐,他抬眼看了看珍珠小姐,不禁露出惊叹的神色,然后说道:“哎呀,真是奇了,也真是可惜了!”

李员外见癞头和尚是个出家人,肯定是有些神通的,于是便拉住癞头和尚问道:“什么奇了,可惜了的?你神神叨叨的,到底说的什么?”

“老施主休恼。小姐今年年岁几何啊?”癞头和尚把手收回,施了一礼问道。

“我家小女今年四岁,这些年都未曾说过一个字,都不知道怎么了。”李员外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也寻过郎中给看过,说没有啥大毛病,孩子也不傻,也爱帮家里干活,也很可爱,就是不跟人说话,实在是让人着急啊。老夫我都六十多了,才有了这么个宝贝疙瘩,可是你说这......”

“施主莫急,小姐是天生的命贵之人,虽然天生不会说话,但是她只要一心向善,必得正果。小姐的命格,十分清奇,她天生五识中耳口两识是残缺的,这是她命里带煞之象。”和尚停了一下,又对着老员外说道:“若员外舍得,让小姐出了家,哪怕是带发修行,都可以逐渐化解这命里的煞气,即便今世不能做得人中龙凤,后世也可以高枕无忧。”

李员外听完,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极有可能是耳聋口哑。他沉吟些许时间,问道:“师父真能让小女安乐一生吗?”

“善哉善哉。”和尚大声说道。

“好,那老夫就在家里修造祠堂,请师父上门,可好?”李员外征求着癞头和尚的意见。癞头和尚一句“阿弥陀佛”唱完了喏,自此答应,上门成了李珍珠的修行师父。

李珍珠自此才被说明,天生聋哑,但是有慧根有善心。自从癞头和尚成了她的师父,她逐渐识得文字,也能跟人们去交流。

又过了十二载,珍珠已到了二八年华,生的亭亭玉立,越发惹人怜爱。

因为李员外家乐善好施,珍珠虽然天生聋哑,还是有很多小伙子对珍珠爱慕不已,纷纷找了媒婆登门提亲。老李员外家的门槛真的是要被踏破了。

可是因为李员外答应过癞头和尚,这辈子李珍珠都需要带发修行,常伴青灯古佛,所以上门提亲的小伙子都被李员外婉拒了。

这天,李珍珠带了丫鬟出门去,到寺庙中礼佛。

一路上,她和丫鬟都很低调,但是还是招来了很多人停下脚步的观看和夸赞,都夸她很标致可人。李珍珠听不到,但是她大概能明白什么意思。丫鬟翠竹跟在后面,很是羡慕小姐虽然天生残疾,但是很招人喜欢。

正走着,突然有匹受惊的马直奔她们而来,两个人都没来的及躲避,吓傻当场。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飞出来一位黑衣少年,他束着头发,英气逼人,身手灵活又很矫健,直接使了轻功,飞身上马一勒缰绳,将受惊的马儿一下子拉住了。他轻轻拍拍马背,让马儿稳定了心绪,才跳将下来,给李珍珠和丫鬟二人施礼道:“马儿受惊了,万望没有吓到两位姑娘。”

李珍珠摇摇头,笑了笑。

翠竹连忙上前说道:“多谢公子,我家小姐天有残疾,不能听也不能语,公子别见怪!谢过公子今日搭救之恩!”说着翠竹连忙施了一礼。

那位少年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拱手一礼说道:“哪里,不知二位姑娘要去往何处?顺路的话,小可愿送二位姑娘一程。”

翠竹比划着将少年的话“讲”给珍珠,珍珠看了翠竹的手语,也比划道:“路途不远,我门要往附近的寒山寺礼佛。”

少年一喜,说道:“正巧我也要去那里接我的母妃,不如一同前去!”

三个人便一同前往了寒山寺。

原来那少年是当今皇上的十六弟,今日出门来也是去往寒山寺,拜见他常年在寒山寺礼佛的母亲。今日路上偶遇了李珍珠,不禁对她产生了一种懵懵懂懂的喜爱之情,虽然她天生聋哑,但是他依旧觉得她清丽可人。

这一路上,翠竹看出来少年心悦于自家小姐,本该替她家小姐开心的她,却在心中升起了一种不该有的恨意。她一路无话,任凭少年跟珍珠小姐说什么,都不再搭话。

很快礼佛完毕,少年跟珍珠有说有笑,珍珠不能言语,他们便用纸笔,也交流甚欢。

回府路上,翠竹都闷闷不乐的。李珍珠觉察出翠竹的异样,比划着问她原委。

翠竹叹了一声并未告知她心中所想。原来,她对那少年也动了那懵懵懂懂的爱恋的心思。她自知自己与人家地位悬殊,那少年又是极度喜爱自家小姐,她怎么可能去僭越呢。

于是,她把这份心思埋藏于心底,不再言语。

回家后不久,十六王爷府便下了聘礼,说要迎娶李珍珠过门。

李员外不禁有些大惊失色,问癞头和尚这可如何是好。

癞头和尚摇摇头说道:“不可不可。如果不拒绝这门亲事,为了保全珍珠,只能让珍珠随我上山修行了。”

李员外沉吟片刻,觉得还是问问珍珠的心意再做决断为好。于是叫出来珍珠,用手语问道:“那日,你偶遇了一位小王爷,是不是?”

珍珠用手语回应:“是的,父亲,有位公子在一匹受惊的马下救了孩儿和翠竹。”

李员外又问道:“那你,有没有觉得这位少年可以托付终身呢?”

珍珠赶忙回答,脸上红晕也像红霞一样飘了起来:“父亲,女儿只是对公子非常感激,并没有半点逾越之心。”

李员外点点头,便要回绝了这门亲事,谁料十六王爷已经骑着马来到了李家门外。他亲自上门求亲了。

癞头和尚见王爷亲自上门,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十六王爷前头求李员外老夫妇,后头求李珍珠,完全放下了身段,这让李员外家上上下下都感到了莫大的殊荣。于是,最后李员外没有听癞头和尚的警告,决定于当月初九把女儿嫁过王府去。

癞头和尚一句:“呜呼哀哉!”便收拾了行李,离开了李家。

临走前,他对李员外说道:“本来,若让珍珠常伴佛祖跟前,她能善终,如今看似她嫁进了凤凰窝,实则前头凶险的很啊!”

李员外并没有在意癞头和尚最后的警告,还是坚持把李珍珠嫁了过去,而翠竹作为陪嫁丫头也嫁了过去。

癞头和尚的话,很快应验了。

嫁到王府后,原本十六王爷小夫妇很是恩爱,每日举案齐眉,琴瑟和谐。

可是,一日翠竹趁着李珍珠去寺庙中礼佛,换上了珍珠的衣服,又灌醉了王爷,与王爷缠绵了半晌。她一发入魂,很快有了身孕成为了王爷的妾室。

仗着自己腹中有货,她开始背地里欺负自己当年的主人,不久体弱的珍珠便被折磨的心力交瘁,生了病,很快便香消玉殒了。

王爷知道了真相后,痛悔不已,但早已无济于事。虽然惩罚了翠竹,但却救不回珍珠的性命,便削去长发,去了寒山寺常伴青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