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志(洪慕赵月婵)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烟霞志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烟霞志)
以奇幻玄幻为叙事背景的小说《烟霞志》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一梦卿云”大大创作,洪慕赵月婵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摇光峰自从洪慕和灵姝长老回来之后,摇光峰上便少了一个整天吵吵嚷嚷着嬉戏的身影反而多了一个经常坐在岩石上拿着一把锉刀雕刻木头的身影洪慕最近因为刻剑的缘故,经常是废寝忘食身材也是日渐的清瘦了下来,看的灵姝长老不禁心疼走到洪慕经常磨剑的溪边,轻声道:“孩子,今天咱们不磨剑了”洪慕突然转身把双手在衣服上用力的抹了两把一脸脏兮兮的冲着灵姝长老笑着,“娘娘你快看,看我刻的石剑!”听到洪慕激动地声...
主角洪慕赵月婵的奇幻玄幻小说《烟霞志》,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一梦卿云”,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精彩片段如下:方别过今年的四离之日,临近天圣王朝武成大帝的封禅大典,举国上下都在期待和筹备泰山上的盛世之礼。这站在当世巅峰的王朝,不仅以武力攻下了幅员辽阔的疆土,更以人才辈出的江湖压制了其他各国,铸成了朝野双赢的局面。当今世界,有一天下,天下分九州,九州几乎全为四国占据,除了极北森森苦寒之地和天下最南的圣人岛无人...
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但见红日出深谷,无见功名亦无闻。
天圣王朝,武德元年。
丰陵。
方别过今年的四离之日,临近天圣王朝武成大帝的封禅大典,举国上下都在期待和筹备泰山上的盛世之礼。
这站在当世巅峰的王朝,不仅以武力攻下了幅员辽阔的疆土,更以人才辈出的江湖压制了其他各国,铸成了朝野双赢的局面。
当今世界,有一天下,天下分九州,九州几乎全为四国占据,除了极北森森苦寒之地和天下最南的圣人岛无人敢去,其余诸方分别由天圣王朝占据中原;铜雀王朝据黄河以南;沧澜王朝雄踞甘青关以西直到汪洋之岸;另有一特殊王朝——剑王朝独享北域。
四国在百年前便已经是天下的统治者,但是人心总是贪婪的。渐渐地,沧澜王朝风正帝不甘一隅,借着自古以来参天的巫术和通灵之术,打破了四国许下的守护天柱的契约。
他在暗中和天上仙人联结,仙人因当年人间老祖骑青牛踏天柱留下禁制,不可临凡。除非仙人自废仙魄,贬谪自身。
是故虽然仙人觊觎凡间,却舍不得牺牲自己,所以风正帝只借得几分仙道传承,有了仙人力量的加持,风正帝的野心彻底被点燃。
当即以分茅不均为由,挥师东向,想一举吞并天圣王朝的领地。
当时,天圣王朝的统治者是万古流芳的圣灵帝,他在位期间不追求长生,也不贪恋美色,财富。
他主张以民为本,休养生息,逐渐,天圣王朝日益强大,兵力财力都有天下霸主之势。
这不禁让当时追求长生的铜雀王朝和贪图霸业的沧澜王朝忌恨不已。
所以,风正帝发兵之时,铜雀王朝也宣布起兵,想合二国之力共灭天圣王朝,也想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圣灵帝在收到讨伐檄文后,首先召集百官研讨风正帝发兵的原因和底气。
首席智囊烛之祝发表意见,“陛下,齐栋(风正帝)近年潜心通天之术,或许是与那……”
“好了,朕明白了。”圣灵帝首次态度强硬打断大臣进言。
见到烛天师都被打断,众臣莫敢开口,只能低头等着圣灵帝表态。
静默了一个时辰,圣灵帝坐在龙椅上姿势都不曾变过。
直到众臣腿酸了,颈麻了,圣灵帝面带微笑,戏谑的抬头看着众臣。
强者威压瞬间充满整个大殿,心志不坚,功力不足者都瞬间跪地不起。
就连烛之祝这样的绝世强者身躯都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不可置信的抬头与圣灵帝对视一眼,随即立刻躲开目光,显然,他想不到圣灵帝强悍至此。
圣灵帝展现威势之后,嘴角微微上扬道:“朕实力也不算差吧,与他战?又何惧?”
随后便提出了影响当时的著名决策——首战即决战。
含义便是避免国战,元首之间的生死对决便是决战。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生灵涂炭,也可看出圣灵帝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
起初,铜雀方面是不同意的,但是风正帝自负得到仙人之力,便煽动铜雀王朝接受了这个想法。
据风正帝的考虑,他并不想得到一片被战火焚烧殆尽的荒芜之地。
这样既能保留天圣王朝的有生力量,方便他统一之后的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
双方就这样约战在传说中的天地初分之地——浮野。
上清之气浮于天,浑浊之地汇于野,故得此名。
时间匆匆,转眼到了决战之日。
风正帝挟着漫天狂风席卷而来,因为这场旷世之战并不是秘密,所以汇集了很多江湖人士和庙堂客人。
虽然都知悉此战凶险,但是人心中的那份好奇始终无法抑制。
甚至有人传言,能目睹此战,立死亦无不可。
此话一出,在天下间传的愈发变了味道。
甚至有人抬棺观战,一时间,天下棺椁售罄。
不知其理的老板还以为国战将至,抑或末日降临。
总之以常人的想法很难想到“棺材热”是因为人心中不安定因子在作祟。
忘却生死也要观战的人中,也不乏当世高手。
武林中以天下榜划定的天梯论高下,能入天梯的便是万中无一的高手了。
即便强如他们也很愿意冒这个无妄之险,有的人图个热闹,不参与便像是失去至宝一般痛苦;有的人自负强大,想去指导当世两个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如何打架;也不乏有人想趁机刺杀两位国主,从中牟利。
但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不过是泡影,唯有抬棺之人做了生前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
浮野之上,风正帝已等候多时,期间还不停的吐纳调息,每次运功,周身便会产生一个强大到让人难以呼吸的无形气场。
这样的强大,灰了想要指导打架的高手的心;绝了刺客想一战成名的念。
在这样沉重的气氛中,圣灵帝缓缓走来,没有座驾,没有龙辇,甚至百步之内除烛之祝外,无一侍臣。
他的气息很平淡,仿若不会武功一般的拙不可言。
他一边低声与身旁的烛之祝闲聊,一边昂首阔步的朝着战场走来......
待圣灵帝走入战场中央,风正帝缓缓睁开了眼睛,释放出强大的气场,并非为了示威,他为了摒开众人,留出战场。
强大的无形真气逼得众人后退三十步不止,二人满意之后,圣灵帝用只有他们两个听得见的声音说:“你还是负了天下。”
风正帝不可置否但是迅速回击道:“从今以后天下都是我的,谈何负不负。”
圣灵帝面无表情,冷哼一声道:“那便看看今日之后这九州大地上谁主沉浮!”
话音刚落,圣灵帝瞬间扑出,一手置于腰间,一手成掌推出,招式平淡。
风正帝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尽杀机,忙转手成拳,以真气硬生生扛下了圣灵帝这一掌。
这是双方的试探!谁也不肯显山露水。
二人当时以真气互相撞开,立于原地,直直的盯着对方,仿佛是在找弱点,更确切的说是在回想。
回想二人的绝世风流,回想这对老对手的一幕一幕。良久,圣灵帝开口道:“恍若隔世啊!”
风正帝双目紧闭,锁住了那一滴对曾经一起打天下的挚友的感怀之泪,然后突然圆瞪双眼,面露狠色,抬手便与刚才的试探产生了质的变化。
这是仙人之力,不知是风正帝过于自信,亮了底牌,还是想给曾经的老友一个痛快的结局。
突如其来的杀招,圣灵帝也有些许震惊,但还是抬手应对,神情紧张貌似已经用上了全身的力量。
反观风正帝神情轻松,仿佛抬手可杀圣灵帝。
渐渐地风正帝的手越压越重,即将把圣灵帝压到永世不得翻身之时,烛之祝抬手便欲舍命救主。
但是他的身体却突然被一股更强的力量压住了身体,正在他苦苦挣扎之时,战场上时局再次改变......
“正当那......”
“哎哎哎,老家伙,别讲啦,孩子要降生啦!”
不知旁边是谁扯着嗓子吼了这么一句,被众人围坐中央那口若悬河的丰陵有名的刘评书先生立时像被蝎子蛰了一般的站了起来,转头便奔向家中。
事起突然,将那围坐在他身边的老者直接撞翻。
顾不上别的,刘评书丢下一句抱歉拔腿就跑。
跑的忘了疲惫,忘了时间,直到跑到了家门口,一脚踢开柴门,看到了院子里接生婆忙忙碌碌的奔着跑着。
这个端着水盆急吼吼的冲向内室,那个拿着染了血的布朝外室疾走。
因为跑的太急,刘评书双手扶着门气喘吁吁。
虽然眼见着两个人即将撞在一起,却也无力提醒,只是喉咙里发出比低沉更低沉的吼声,这是全然没用的,二人还是撞在了一起。
水盆里的水直直泼向院中,留下了大片的扇形区域。
那端着盆的老妈妈扶着腰站起来,嘴里骂着年轻人没轻没重,不成大器,一边捡起铜盆又去打水......
刘评书看着眼前的景象不仅心里暗喜,还好当时雇佣了足够多的稳婆,不然这样的蠢货迟早坏事。
歇的差不多了,刘评书进了外室,眼见回来已经两个时辰,但是除了稳婆来来往往的忙着和内室夫人痛苦的呻吟声,他一点进展都没看到。
看着端出去的血水,他不仅从喜悦变成了对夫人的担忧。
人总是这样,想起可怕的事便会难以抑制的往不好的情况上想的越来越远。
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实在克制不住。
抓住了一个匆匆路过的稳婆问到:”为何两个时辰都没有接生成功,你们这些腌臜妇人在搞什么鬼!”
这一下的暴怒把稳婆吓得不轻,顿时泪如雨下,急着叫道:“谁知道你家生的什么仙人胚子,人家接生哪有这么困难的!”
说完挽起袖子,不知是在擦汗还是在擦鼻涕和眼泪,反正一股脑的甩在了衣袖上。
刘评书也让稳婆的反应吓了一跳,头脑顿时清醒过来,连连道歉。
正拱手鞠躬之时,屋里跑出来个洋缎袄,大声喝着:“生啦,生啦,夫人生啦!”
刘评书未待下腰便已似被雷击一般定在了原地。
刘评书喜得贵子,立时冲进内室,不顾儿子,直直冲向刘夫人。
紧紧握住夫人的手,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诉道:“夫人,你受苦了!”
刘夫人笑了,笑容中充满着欣慰和幸福。
忙叫刘评书去看看孩子,刘评书亦是满心欢喜,上前从稳婆手中接过孩子。
“夫人,你看这孩子和你多像,日后一定是个风流倜傥的小公子!”
话音方落,丰陵满城,金光笼罩,真气化作漫天狂风,弥天云散,金鳞顿开。
刘评书怀里抱着孩子,眼见着孩子的额顶金光骤现,又见屋外狂风径直穿开房门,一道天光照进屋内,映在了孩子的脸上。
刘评书内心喜不自胜,他知道神话故事中,只有大人物的降世才会天生异象。
他对这个孩子寄予了厚望,他下定决心即便尽自己举家之力也要把这个孩子培养出来,哪怕赌上他的身家性命。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刹那芳华,使得默默无闻已久的丰陵一时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他不知道这瞬间光辉,点燃了沉寂已久的江湖。
当时泰山封禅在即,今年的封禅与往年不同。
据说站在天下武道巅峰的天梯榜首紫微真人会亲临现场为天圣王朝祝福。
所以今年的封禅不仅得到了政权的关注,也使江湖沸腾了起来。
正当天圣武成帝祭天之时,泰山以北金光大放,武成帝诧异之际手中香火顿灭。
这样的事可以说是对天的大不敬,同时隐含着断了香火的意义,是历代帝王的忌讳。
紫微真人也不禁眉头紧皱,一边遥望北方掐指默算,一边轻挥拂尘使香火重燃。
武成帝也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庄严的完成了封禅仪式。
天圣皇宫。
武成帝端坐龙椅之上,睥睨的看着群臣,低声问道:”各位爱卿可知今日香火为何无端熄灭?”语气极为平静。
了解武成帝的近臣知道这才是他们悍勇的陛下最震怒的表现,所以只敢把头低的更低。
武成帝见众臣沉默,双手怒拍面前几案,吓得众臣哆哆嗦嗦。
这时,武成帝的贴身大监金圭回应道:“陛下,臣斗胆卜了一卦,算来算去,只有八个字。”
武成帝轻舒双眉,目光炯炯,“你且说来。”
金圭见时机成熟便言道:“祸起金秋,龙运将分!”
听得此言武成帝再难遏制,怒喝道:“放肆,我天圣王朝盛世永存,谁的命那么硬敢影响朕的国运?”
金圭早已调查好天下异事,只等武成帝发问。
随即便把刘评书家中婴孩降生万丈天光,拨云见日的故事更神话后讲给了武成帝。
武成帝愈听愈怒,当即命羽林卫五百,亲自出手去丰陵抓人。
北斗山。
北斗山分七座险峰,分别以天上北斗星象的名字来命名,云山雾绕,是七座山亦是一座大阵。
旁人只能见到此山,却因为阵法禁制的缘故很难寻得上山的门路。
此刻,紫微真人站在三清殿前,身后站着其他六位长老,他们是天圣王朝最顶尖的天师。
紫微真人已经算到了丰陵异事的真相,也了解到了武成帝派羽林军抓人的消息。
紫微真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足足半个时辰。
脾气直率的灵空长老终于忍耐不住,上前一步道:“掌门师兄,区区一个孩子,还真能影响了什么鸟国运?”
紫微真人神色不变,仿佛没听到灵空长老的大逆之言,淡定道:“这孩子的命格确实够硬,本座竟参不透他的命运,如果放任发展,或许真的可能影响到国运。”
灵空长老平素最服紫微真人,听见真人如此判断,他也陷入了沉默。
紫微真人继续说道:“我们这位武德之君,前半生扩展国土,被人赞为开疆之君,后半生只想守成江山,维护自己前半生的威名,所以呀,这样的人出现,对他来说的确是必杀之人,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呀!”
听着紫微真人的话甚至开始赞扬武成帝的做法,灵姝真人终于也忍不住了。
作为七大真人中唯一的女中豪杰,猛然向前一步,几乎责问的口气道:“那掌门师兄你就不管这个事了?就让无辜的生命白白丧生了?凭你的威仪和分量,难道就不能建议皇帝放过那个孩子?我不能接受,我宁愿提剑杀上皇宫!”
听着灵姝长老近乎失去理智的话,紫微真人哑然失笑道:“看来我们的小师妹想要收徒了呀!”
爽朗的笑声响起,灵姝长老更加愤懑,转身提剑就欲下山,见此,紫微真人出声喝止:“站住!”
这一声中似有无上威严,灵姝长老当真止步不前。
紫微真人补充道:“我又没说不救,但是你说的方法行不通,我即便进言皇帝会给我几分薄面,但是我拦不住他背后下手。”
“陛下手下众多,便是金圭那个太监,若不顾一切想杀了那孩子,我便没把握一定能保他活命。”
“那当真就没救了?”灵姝长老的语气由气愤转为悲戚,似乎是明白了紫微真人的苦处。
但她那坚定的母性使得她对这个孩子的命运更加牵挂。
紫微真人一甩拂尘道:“羽林军马快,又是占了先行的优势,你们几个出手拦住他们,减缓行军速度,或许我还能赶在他们之前,但是切记不可伤人。”
话音一落,六位长老面面相觑。
直到紫微真人说道:“想胜这以武成名的杀伐果断之王,也只有先斩后奏了。”
六人这次通明了,面带微笑同时向紫微真人拱手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丰陵。
刘评书方处理罢之前被撞倒的老人家。
刘评书连连道歉,老人家的儿子始终对刘评书埋怨不止,甚至扬言以后要刘评书也受点苦头,补偿他的老爹。
直到刘评书为他的父亲拿出三两银子做医药费之后,老人家的儿子才改了口吻。
连连称赞刘评书是个君子,活该他家生出天之骄子,此事才算作罢。
刘评书自从喜得此子后整天喜气洋洋,一心扑在这孩子身上,看着怀里的孩子爱不释手。
对刘夫人道:“夫人,我们的孩子降世已有时日,咱们也该为他取个名字了,孩儿孩儿的叫着,现在还好,长大了也不成体统。”
刘夫人也正有此意,附和道:“的确如此,听由夫君安排便是。”
刘评书喜不自胜,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注定不凡,想为儿子取一个体面的名字,而非为了好养活孩子取糟践孩子的名字。
正当刘评书内心斟酌之际,紫微真人已然落在了刘评书家的屋顶之上。
方欲开口,却听得刘评书道:“这孩子天生不凡,降生之日,光华万丈,不可估量,大智大勇之人,往往会刚愎自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那便是取亡之道了,我希望咱孩儿一生有所追求,永不自矜,便取一个“慕”字,愿他自赴前程,永不止步。”
屋顶上的紫微真人为刘评书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境界连连赞叹,不禁拍手叫好。
这声音惊动了刘评书,回头一看,只见一道人身着素色七星袍,手执一柄名为“牵尘”的纯白拂尘,冠带飘逸,烨然若仙人。
刘评书以为自己见到了平素讲的故事里的神仙,当时就要屈身跪拜。
紫微真人轻抬左手,止住了刘评书身子下屈的趋势,紫微真人道:“本座无能受你此拜。”
“我要说的话,可能会让你一时无法接受,首先,本座是北斗山上紫微真人,我不是仙人,我亦只是凡人,接下来的话,听仔细了,好好考虑。”
然后紫微真人便交代了自己的身份,来此的原因和刘家危机的解法,刘评书一时瞠目。
他从没想过自己引以为豪的儿子会被武成帝当成眼中钉。
仅仅是因为那一道光,便要夺走他儿子的生命。
他完全信任眼前的紫微真人,因为他知道紫微真人在当世代表着什么。
谁敢假冒紫微真人怕是后果不亚于冒充皇帝。
他确实无法接受了,紫微真人的想法是收他的慕儿为徒,并且让他们全家去紫微真人安排好的地方,躲避这场灾难。
刘评书恳求紫微真人把他和刘夫人一起带到北斗山,对此,紫微真人不得不说出北斗山的隐疾。
北斗山资源消耗太大,必需皇室提供物质支持,所以北斗山上每个人在皇室都有登记。
孺子尚可蒙混过关,但他们两个若去了,在精明的武成帝手下,紫微真人担心一个都保全不得。
刘评书痛彻心扉,他不甘把自己的慕儿放离自己身边,何况现在皇帝惦记着慕儿的命,但是他没办法。
这个丰陵说书界传奇的男人,终于还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面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答应了,他答应紫微真人带走他的慕儿了。
刘夫人泪如雨下。
待紫微真人安排他们全家躲避之时,刘评书收拾好东西,转手却拿出了就连刘夫人都未曾见过的一方碎玉。
他说,这是他的祖先传下来的至宝,从未给他人看过。
现在他把这传家之宝传给他的慕儿了。
紫微真人这般见识亦是盯着玉看了良久,他感觉到这的确是至宝。
他感觉不到人间之气的至宝。暗暗骂了一句:“邪门呀!”
又似想到了什么,回头问道:“不知尊夫人姓氏?”
刘评书一时不解其意,但是出于对真人的信任,他还是如实奉告道:“内人父族姓洪。”
紫微真人轻轻颔首,若有所思。
别离将至,紫微真人怀抱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慕儿,向前走去。
向离刘评书和刘夫人渐行渐远的方向走去。
步伐不似绝顶高手的轻盈,反而是无比沉重,仿佛每踏出一步都会耗费极大力气。
每走一步,刘夫人便会哭的站立不住。
刘评书却是看起来极镇定,但是看得出几乎目眦尽裂。
紫微真人走了三步,三步后,刘夫人已经哭的失了声。
刘评书的目光已经不聚焦在慕儿身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仿佛千斤大山压顶一般。
紫微真人轻抬左腿,脚尖点地,又恢复了那个世外高人的形象,直冲云天。
只留下了一句话,在云端回响,“刘评书,拿着本座的手令,按照地图找到画出的地址,自会有人护你二位周全。”
“慕儿便交给本座,自会育他成才,日后相见。”
已经看不到慕儿的影子,望着离去的方向,刘评书终于控制不住,一口鲜血喷在地上。
这场景吓坏了刘夫人,刘评书安抚道:“不必惊慌,我无大碍。”
刘夫人望向刘评书的眼神由担心逐渐变得灰暗。
嗓音沙沙的,仿佛每说一个字对她都是极大的折磨。
她沉声道:“慕儿,会平安的,对吗?”
刘评书没有回答,他轻轻抱住了刘夫人,在不被人看到的背后,泪水决堤。
第1章 天生异象降紫微 试读章节
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但见红日出深谷,无见功名亦无闻。
天圣王朝,武德元年。
丰陵。
方别过今年的四离之日,临近天圣王朝武成大帝的封禅大典,举国上下都在期待和筹备泰山上的盛世之礼。
这站在当世巅峰的王朝,不仅以武力攻下了幅员辽阔的疆土,更以人才辈出的江湖压制了其他各国,铸成了朝野双赢的局面。
当今世界,有一天下,天下分九州,九州几乎全为四国占据,除了极北森森苦寒之地和天下最南的圣人岛无人敢去,其余诸方分别由天圣王朝占据中原;铜雀王朝据黄河以南;沧澜王朝雄踞甘青关以西直到汪洋之岸;另有一特殊王朝——剑王朝独享北域。
四国在百年前便已经是天下的统治者,但是人心总是贪婪的。渐渐地,沧澜王朝风正帝不甘一隅,借着自古以来参天的巫术和通灵之术,打破了四国许下的守护天柱的契约。
他在暗中和天上仙人联结,仙人因当年人间老祖骑青牛踏天柱留下禁制,不可临凡。除非仙人自废仙魄,贬谪自身。
是故虽然仙人觊觎凡间,却舍不得牺牲自己,所以风正帝只借得几分仙道传承,有了仙人力量的加持,风正帝的野心彻底被点燃。
当即以分茅不均为由,挥师东向,想一举吞并天圣王朝的领地。
当时,天圣王朝的统治者是万古流芳的圣灵帝,他在位期间不追求长生,也不贪恋美色,财富。
他主张以民为本,休养生息,逐渐,天圣王朝日益强大,兵力财力都有天下霸主之势。
这不禁让当时追求长生的铜雀王朝和贪图霸业的沧澜王朝忌恨不已。
所以,风正帝发兵之时,铜雀王朝也宣布起兵,想合二国之力共灭天圣王朝,也想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圣灵帝在收到讨伐檄文后,首先召集百官研讨风正帝发兵的原因和底气。
首席智囊烛之祝发表意见,“陛下,齐栋(风正帝)近年潜心通天之术,或许是与那……”
“好了,朕明白了。”圣灵帝首次态度强硬打断大臣进言。
见到烛天师都被打断,众臣莫敢开口,只能低头等着圣灵帝表态。
静默了一个时辰,圣灵帝坐在龙椅上姿势都不曾变过。
直到众臣腿酸了,颈麻了,圣灵帝面带微笑,戏谑的抬头看着众臣。
强者威压瞬间充满整个大殿,心志不坚,功力不足者都瞬间跪地不起。
就连烛之祝这样的绝世强者身躯都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不可置信的抬头与圣灵帝对视一眼,随即立刻躲开目光,显然,他想不到圣灵帝强悍至此。
圣灵帝展现威势之后,嘴角微微上扬道:“朕实力也不算差吧,与他战?又何惧?”
随后便提出了影响当时的著名决策——首战即决战。
含义便是避免国战,元首之间的生死对决便是决战。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生灵涂炭,也可看出圣灵帝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
起初,铜雀方面是不同意的,但是风正帝自负得到仙人之力,便煽动铜雀王朝接受了这个想法。
据风正帝的考虑,他并不想得到一片被战火焚烧殆尽的荒芜之地。
这样既能保留天圣王朝的有生力量,方便他统一之后的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
双方就这样约战在传说中的天地初分之地——浮野。
上清之气浮于天,浑浊之地汇于野,故得此名。
时间匆匆,转眼到了决战之日。
风正帝挟着漫天狂风席卷而来,因为这场旷世之战并不是秘密,所以汇集了很多江湖人士和庙堂客人。
虽然都知悉此战凶险,但是人心中的那份好奇始终无法抑制。
甚至有人传言,能目睹此战,立死亦无不可。
此话一出,在天下间传的愈发变了味道。
甚至有人抬棺观战,一时间,天下棺椁售罄。
不知其理的老板还以为国战将至,抑或末日降临。
总之以常人的想法很难想到“棺材热”是因为人心中不安定因子在作祟。
忘却生死也要观战的人中,也不乏当世高手。
武林中以天下榜划定的天梯论高下,能入天梯的便是万中无一的高手了。
即便强如他们也很愿意冒这个无妄之险,有的人图个热闹,不参与便像是失去至宝一般痛苦;有的人自负强大,想去指导当世两个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如何打架;也不乏有人想趁机刺杀两位国主,从中牟利。
但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不过是泡影,唯有抬棺之人做了生前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
浮野之上,风正帝已等候多时,期间还不停的吐纳调息,每次运功,周身便会产生一个强大到让人难以呼吸的无形气场。
这样的强大,灰了想要指导打架的高手的心;绝了刺客想一战成名的念。
在这样沉重的气氛中,圣灵帝缓缓走来,没有座驾,没有龙辇,甚至百步之内除烛之祝外,无一侍臣。
他的气息很平淡,仿若不会武功一般的拙不可言。
他一边低声与身旁的烛之祝闲聊,一边昂首阔步的朝着战场走来......
待圣灵帝走入战场中央,风正帝缓缓睁开了眼睛,释放出强大的气场,并非为了示威,他为了摒开众人,留出战场。
强大的无形真气逼得众人后退三十步不止,二人满意之后,圣灵帝用只有他们两个听得见的声音说:“你还是负了天下。”
风正帝不可置否但是迅速回击道:“从今以后天下都是我的,谈何负不负。”
圣灵帝面无表情,冷哼一声道:“那便看看今日之后这九州大地上谁主沉浮!”
话音刚落,圣灵帝瞬间扑出,一手置于腰间,一手成掌推出,招式平淡。
风正帝却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尽杀机,忙转手成拳,以真气硬生生扛下了圣灵帝这一掌。
这是双方的试探!谁也不肯显山露水。
二人当时以真气互相撞开,立于原地,直直的盯着对方,仿佛是在找弱点,更确切的说是在回想。
回想二人的绝世风流,回想这对老对手的一幕一幕。良久,圣灵帝开口道:“恍若隔世啊!”
风正帝双目紧闭,锁住了那一滴对曾经一起打天下的挚友的感怀之泪,然后突然圆瞪双眼,面露狠色,抬手便与刚才的试探产生了质的变化。
这是仙人之力,不知是风正帝过于自信,亮了底牌,还是想给曾经的老友一个痛快的结局。
突如其来的杀招,圣灵帝也有些许震惊,但还是抬手应对,神情紧张貌似已经用上了全身的力量。
反观风正帝神情轻松,仿佛抬手可杀圣灵帝。
渐渐地风正帝的手越压越重,即将把圣灵帝压到永世不得翻身之时,烛之祝抬手便欲舍命救主。
但是他的身体却突然被一股更强的力量压住了身体,正在他苦苦挣扎之时,战场上时局再次改变......
“正当那......”
“哎哎哎,老家伙,别讲啦,孩子要降生啦!”
不知旁边是谁扯着嗓子吼了这么一句,被众人围坐中央那口若悬河的丰陵有名的刘评书先生立时像被蝎子蛰了一般的站了起来,转头便奔向家中。
事起突然,将那围坐在他身边的老者直接撞翻。
顾不上别的,刘评书丢下一句抱歉拔腿就跑。
跑的忘了疲惫,忘了时间,直到跑到了家门口,一脚踢开柴门,看到了院子里接生婆忙忙碌碌的奔着跑着。
这个端着水盆急吼吼的冲向内室,那个拿着染了血的布朝外室疾走。
因为跑的太急,刘评书双手扶着门气喘吁吁。
虽然眼见着两个人即将撞在一起,却也无力提醒,只是喉咙里发出比低沉更低沉的吼声,这是全然没用的,二人还是撞在了一起。
水盆里的水直直泼向院中,留下了大片的扇形区域。
那端着盆的老妈妈扶着腰站起来,嘴里骂着年轻人没轻没重,不成大器,一边捡起铜盆又去打水......
刘评书看着眼前的景象不仅心里暗喜,还好当时雇佣了足够多的稳婆,不然这样的蠢货迟早坏事。
歇的差不多了,刘评书进了外室,眼见回来已经两个时辰,但是除了稳婆来来往往的忙着和内室夫人痛苦的呻吟声,他一点进展都没看到。
看着端出去的血水,他不仅从喜悦变成了对夫人的担忧。
人总是这样,想起可怕的事便会难以抑制的往不好的情况上想的越来越远。
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实在克制不住。
抓住了一个匆匆路过的稳婆问到:”为何两个时辰都没有接生成功,你们这些腌臜妇人在搞什么鬼!”
这一下的暴怒把稳婆吓得不轻,顿时泪如雨下,急着叫道:“谁知道你家生的什么仙人胚子,人家接生哪有这么困难的!”
说完挽起袖子,不知是在擦汗还是在擦鼻涕和眼泪,反正一股脑的甩在了衣袖上。
刘评书也让稳婆的反应吓了一跳,头脑顿时清醒过来,连连道歉。
正拱手鞠躬之时,屋里跑出来个洋缎袄,大声喝着:“生啦,生啦,夫人生啦!”
刘评书未待下腰便已似被雷击一般定在了原地。
刘评书喜得贵子,立时冲进内室,不顾儿子,直直冲向刘夫人。
紧紧握住夫人的手,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诉道:“夫人,你受苦了!”
刘夫人笑了,笑容中充满着欣慰和幸福。
忙叫刘评书去看看孩子,刘评书亦是满心欢喜,上前从稳婆手中接过孩子。
“夫人,你看这孩子和你多像,日后一定是个风流倜傥的小公子!”
话音方落,丰陵满城,金光笼罩,真气化作漫天狂风,弥天云散,金鳞顿开。
刘评书怀里抱着孩子,眼见着孩子的额顶金光骤现,又见屋外狂风径直穿开房门,一道天光照进屋内,映在了孩子的脸上。
刘评书内心喜不自胜,他知道神话故事中,只有大人物的降世才会天生异象。
他对这个孩子寄予了厚望,他下定决心即便尽自己举家之力也要把这个孩子培养出来,哪怕赌上他的身家性命。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刹那芳华,使得默默无闻已久的丰陵一时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他不知道这瞬间光辉,点燃了沉寂已久的江湖。
当时泰山封禅在即,今年的封禅与往年不同。
据说站在天下武道巅峰的天梯榜首紫微真人会亲临现场为天圣王朝祝福。
所以今年的封禅不仅得到了政权的关注,也使江湖沸腾了起来。
正当天圣武成帝祭天之时,泰山以北金光大放,武成帝诧异之际手中香火顿灭。
这样的事可以说是对天的大不敬,同时隐含着断了香火的意义,是历代帝王的忌讳。
紫微真人也不禁眉头紧皱,一边遥望北方掐指默算,一边轻挥拂尘使香火重燃。
武成帝也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庄严的完成了封禅仪式。
天圣皇宫。
武成帝端坐龙椅之上,睥睨的看着群臣,低声问道:”各位爱卿可知今日香火为何无端熄灭?”语气极为平静。
了解武成帝的近臣知道这才是他们悍勇的陛下最震怒的表现,所以只敢把头低的更低。
武成帝见众臣沉默,双手怒拍面前几案,吓得众臣哆哆嗦嗦。
这时,武成帝的贴身大监金圭回应道:“陛下,臣斗胆卜了一卦,算来算去,只有八个字。”
武成帝轻舒双眉,目光炯炯,“你且说来。”
金圭见时机成熟便言道:“祸起金秋,龙运将分!”
听得此言武成帝再难遏制,怒喝道:“放肆,我天圣王朝盛世永存,谁的命那么硬敢影响朕的国运?”
金圭早已调查好天下异事,只等武成帝发问。
随即便把刘评书家中婴孩降生万丈天光,拨云见日的故事更神话后讲给了武成帝。
武成帝愈听愈怒,当即命羽林卫五百,亲自出手去丰陵抓人。
北斗山。
北斗山分七座险峰,分别以天上北斗星象的名字来命名,云山雾绕,是七座山亦是一座大阵。
旁人只能见到此山,却因为阵法禁制的缘故很难寻得上山的门路。
此刻,紫微真人站在三清殿前,身后站着其他六位长老,他们是天圣王朝最顶尖的天师。
紫微真人已经算到了丰陵异事的真相,也了解到了武成帝派羽林军抓人的消息。
紫微真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足足半个时辰。
脾气直率的灵空长老终于忍耐不住,上前一步道:“掌门师兄,区区一个孩子,还真能影响了什么鸟国运?”
紫微真人神色不变,仿佛没听到灵空长老的大逆之言,淡定道:“这孩子的命格确实够硬,本座竟参不透他的命运,如果放任发展,或许真的可能影响到国运。”
灵空长老平素最服紫微真人,听见真人如此判断,他也陷入了沉默。
紫微真人继续说道:“我们这位武德之君,前半生扩展国土,被人赞为开疆之君,后半生只想守成江山,维护自己前半生的威名,所以呀,这样的人出现,对他来说的确是必杀之人,可以理解,可以理解呀!”
听着紫微真人的话甚至开始赞扬武成帝的做法,灵姝真人终于也忍不住了。
作为七大真人中唯一的女中豪杰,猛然向前一步,几乎责问的口气道:“那掌门师兄你就不管这个事了?就让无辜的生命白白丧生了?凭你的威仪和分量,难道就不能建议皇帝放过那个孩子?我不能接受,我宁愿提剑杀上皇宫!”
听着灵姝长老近乎失去理智的话,紫微真人哑然失笑道:“看来我们的小师妹想要收徒了呀!”
爽朗的笑声响起,灵姝长老更加愤懑,转身提剑就欲下山,见此,紫微真人出声喝止:“站住!”
这一声中似有无上威严,灵姝长老当真止步不前。
紫微真人补充道:“我又没说不救,但是你说的方法行不通,我即便进言皇帝会给我几分薄面,但是我拦不住他背后下手。”
“陛下手下众多,便是金圭那个太监,若不顾一切想杀了那孩子,我便没把握一定能保他活命。”
“那当真就没救了?”灵姝长老的语气由气愤转为悲戚,似乎是明白了紫微真人的苦处。
但她那坚定的母性使得她对这个孩子的命运更加牵挂。
紫微真人一甩拂尘道:“羽林军马快,又是占了先行的优势,你们几个出手拦住他们,减缓行军速度,或许我还能赶在他们之前,但是切记不可伤人。”
话音一落,六位长老面面相觑。
直到紫微真人说道:“想胜这以武成名的杀伐果断之王,也只有先斩后奏了。”
六人这次通明了,面带微笑同时向紫微真人拱手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丰陵。
刘评书方处理罢之前被撞倒的老人家。
刘评书连连道歉,老人家的儿子始终对刘评书埋怨不止,甚至扬言以后要刘评书也受点苦头,补偿他的老爹。
直到刘评书为他的父亲拿出三两银子做医药费之后,老人家的儿子才改了口吻。
连连称赞刘评书是个君子,活该他家生出天之骄子,此事才算作罢。
刘评书自从喜得此子后整天喜气洋洋,一心扑在这孩子身上,看着怀里的孩子爱不释手。
对刘夫人道:“夫人,我们的孩子降世已有时日,咱们也该为他取个名字了,孩儿孩儿的叫着,现在还好,长大了也不成体统。”
刘夫人也正有此意,附和道:“的确如此,听由夫君安排便是。”
刘评书喜不自胜,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注定不凡,想为儿子取一个体面的名字,而非为了好养活孩子取糟践孩子的名字。
正当刘评书内心斟酌之际,紫微真人已然落在了刘评书家的屋顶之上。
方欲开口,却听得刘评书道:“这孩子天生不凡,降生之日,光华万丈,不可估量,大智大勇之人,往往会刚愎自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那便是取亡之道了,我希望咱孩儿一生有所追求,永不自矜,便取一个“慕”字,愿他自赴前程,永不止步。”
屋顶上的紫微真人为刘评书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境界连连赞叹,不禁拍手叫好。
这声音惊动了刘评书,回头一看,只见一道人身着素色七星袍,手执一柄名为“牵尘”的纯白拂尘,冠带飘逸,烨然若仙人。
刘评书以为自己见到了平素讲的故事里的神仙,当时就要屈身跪拜。
紫微真人轻抬左手,止住了刘评书身子下屈的趋势,紫微真人道:“本座无能受你此拜。”
“我要说的话,可能会让你一时无法接受,首先,本座是北斗山上紫微真人,我不是仙人,我亦只是凡人,接下来的话,听仔细了,好好考虑。”
然后紫微真人便交代了自己的身份,来此的原因和刘家危机的解法,刘评书一时瞠目。
他从没想过自己引以为豪的儿子会被武成帝当成眼中钉。
仅仅是因为那一道光,便要夺走他儿子的生命。
他完全信任眼前的紫微真人,因为他知道紫微真人在当世代表着什么。
谁敢假冒紫微真人怕是后果不亚于冒充皇帝。
他确实无法接受了,紫微真人的想法是收他的慕儿为徒,并且让他们全家去紫微真人安排好的地方,躲避这场灾难。
刘评书恳求紫微真人把他和刘夫人一起带到北斗山,对此,紫微真人不得不说出北斗山的隐疾。
北斗山资源消耗太大,必需皇室提供物质支持,所以北斗山上每个人在皇室都有登记。
孺子尚可蒙混过关,但他们两个若去了,在精明的武成帝手下,紫微真人担心一个都保全不得。
刘评书痛彻心扉,他不甘把自己的慕儿放离自己身边,何况现在皇帝惦记着慕儿的命,但是他没办法。
这个丰陵说书界传奇的男人,终于还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面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答应了,他答应紫微真人带走他的慕儿了。
刘夫人泪如雨下。
待紫微真人安排他们全家躲避之时,刘评书收拾好东西,转手却拿出了就连刘夫人都未曾见过的一方碎玉。
他说,这是他的祖先传下来的至宝,从未给他人看过。
现在他把这传家之宝传给他的慕儿了。
紫微真人这般见识亦是盯着玉看了良久,他感觉到这的确是至宝。
他感觉不到人间之气的至宝。暗暗骂了一句:“邪门呀!”
又似想到了什么,回头问道:“不知尊夫人姓氏?”
刘评书一时不解其意,但是出于对真人的信任,他还是如实奉告道:“内人父族姓洪。”
紫微真人轻轻颔首,若有所思。
别离将至,紫微真人怀抱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慕儿,向前走去。
向离刘评书和刘夫人渐行渐远的方向走去。
步伐不似绝顶高手的轻盈,反而是无比沉重,仿佛每踏出一步都会耗费极大力气。
每走一步,刘夫人便会哭的站立不住。
刘评书却是看起来极镇定,但是看得出几乎目眦尽裂。
紫微真人走了三步,三步后,刘夫人已经哭的失了声。
刘评书的目光已经不聚焦在慕儿身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仿佛千斤大山压顶一般。
紫微真人轻抬左腿,脚尖点地,又恢复了那个世外高人的形象,直冲云天。
只留下了一句话,在云端回响,“刘评书,拿着本座的手令,按照地图找到画出的地址,自会有人护你二位周全。”
“慕儿便交给本座,自会育他成才,日后相见。”
已经看不到慕儿的影子,望着离去的方向,刘评书终于控制不住,一口鲜血喷在地上。
这场景吓坏了刘夫人,刘评书安抚道:“不必惊慌,我无大碍。”
刘夫人望向刘评书的眼神由担心逐渐变得灰暗。
嗓音沙沙的,仿佛每说一个字对她都是极大的折磨。
她沉声道:“慕儿,会平安的,对吗?”
刘评书没有回答,他轻轻抱住了刘夫人,在不被人看到的背后,泪水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