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江谌是古代言情《穿越:农家小女有福气》中出场的关键人物,“白日梦不营业”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这辣子好种,半亩地能收四百多斤,产量高,可连一文钱一斤都没人买,他们都做好了买种子的钱都搭进去,没想到这小姑娘嫌十几斤还不够?“有,家里收了四五百斤。”老爷子有些疑惑:“你确定要买来做吃食?那味道辛辣刺激,能吃得惯?”江孜点头:“嗯,就是来做吃食的。”老爷子似乎还想问,被旁边的老婆婆一把拉住:“你这...

穿越:农家小女有福气

阅读精彩章节

方山村没有人种植辣椒,江孜在山上找了好几日也没瞧见,没想到在集市上遇到了!
“老爷爷,这个怎么卖?”江孜见摊位上的人少了一些,赶紧上前询问,伸手翻了翻再次确定是她想要的小米辣——真是太好了!
“一文钱一斤。”老爷子正在收钱,看到细白的小手翻动的正是那卖不出的辣子,又听到女孩清脆欢喜的嗓音:“我全要了!”
老爷子略有些惊诧的抬头,见是一个小姑娘,声音有些沙哑:“小姑娘,这辣子是我儿子从渡海而来的洋人手上买来种子种出来的,味道非常辛辣刺激,少有人吃得惯,你确定你全要了?这里差不多有十几斤。”
江孜肯定的点头:“要的。”
难怪她一直没找到,原来辣椒只是海外洋人才有,才传过来,少有人吃得惯,所以并不常见。
旁边卖草席的老婆婆看了过来,眉头微蹙:“小丫头,你家大人呢?可不能花钱乱买东西。”
两位老人应当是一起的,租用的是一个摊位,明明是卖东西的,偏生怕她年纪小不懂事,反而劝导她不要乱花钱。
“我是和同村人一起来摆摊的,家里大人没来。”江孜笑着蹲在摊位前,继续道:“我知道这是辣子,买来是做吃食的,您给我称一下,我全要了。”
想了想,她又问:“这种辣子还有吗?这些可能不太够呢。”
两位老人皆是一愣。
这辣子好种,半亩地能收四百多斤,产量高,可连一文钱一斤都没人买,他们都做好了买种子的钱都搭进去,没想到这小姑娘嫌十几斤还不够?
“有,家里收了四五百斤。”老爷子有些疑惑:“你确定要买来做吃食?那味道辛辣刺激,能吃得惯?”
江孜点头:“嗯,就是来做吃食的。”
老爷子似乎还想问,被旁边的老婆婆一把拉住:“你这老头子是老糊涂了?人家小姑娘买来做吃食的,你问东问西的,还想问人家做法不成?”
说完,她又看向江孜:“小丫头,你真心想买?买了可不兴退的。”
江孜点头:“要买的,麻烦称一下。”
顿了顿,她又道:“老爷爷,你们明日还来摆摊吗?我还想要十斤红色的这种辣子。”
老婆婆不再说什么了,老爷子动作迅速的称重,并约好明天还是这个时间再来。
五斤红色小米椒,七斤绿色小米椒,一共花了十二文钱。
江孜已经盘算好了,绿色的小米椒用来做泡椒,红色小米椒用来做辣椒酱,需要大量的盐,还得买些米酒。
这些东西在集市上买不到的,江孜给钱的时候问了老爷子,要去旁边的邬平巷,那里全是商铺,有专卖粮油酒水的铺子。
“你呀,去了就找挂着杜家牌子的铺子,那里的东西不仅好还实惠,绝对不会店大欺客的。”老爷子指了路,还特意提醒了一句,江孜道了谢就往邬平巷去了。
原主随江母去过邬平巷,江母绣好的手帕就是卖给杜家绣坊的,杜家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富商,平日里行善积德,名声也非常好。
正好,送完帕子再去买些盐和白酒,家里也没醋和大酱了。
杜家绣坊就在邬平巷最显眼的位置,两层的铺子,进进去去的人不少,多是一些夫人小姐们,江孜这样年纪小且穿着粗布衣的女孩基本上没有。
但绣坊招待客人的小厮一点也没有瞧不起她的样子,走上前询问:“这位姑娘,有什么需要的吗?”
江孜还没回话,接待完客人的绣坊掌柜芸娘子就瞧见她了,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原来是江孜姑娘,怎么今日就你一个人?”
江母的绣工非常好,芸娘子是想让她来绣坊当绣娘的,高等的绣娘一个月的月钱都有几两银子,可惜江母身体不好,没办法长时间做绣品,家境贫寒,每次只能买些次等的布料回去做些帕子,绣工好可毕竟用料一般,卖不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