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协,种田一统天下(刘协胡萝卜是我的)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刘协胡萝卜是我的)三国:我刘协,种田一统天下小说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三国:我刘协,种田一统天下)
高口碑小说《三国:我刘协,种田一统天下》是作者“胡萝卜是我的”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刘协胡萝卜是我的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尚父府,府门前夹道两边排满了西凉士兵,左右步兵骑兵,一层层严密护卫一辆青盖金华车,正在军阵中央停着而在金华车的旁边,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握方天画戟,目光灼灼的盯着前方片刻后,董卓一身甲胄,从府门走了出来上了那辆青盖金华车“启程!”随着吕布的一声令下,一队人马浩浩荡荡,整齐划一的朝着未央殿方向进发队伍路过长安城街道的时候,一些不知情的百姓,看见董卓此次出行,所带...
小说《三国:我刘协,种田一统天下》是作者“胡萝卜是我的”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刘协胡萝卜是我的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太监连忙接过董卓手中的诏令,然后提了提嗓子,读道:“今天下纷乱,群雄割据。若无董太师护驾,大汉恐亡矣!董太师之功,可比周公!朕尚幼,故封董太师为尚父,代朕执掌天下!”“哈哈哈!皇帝小儿,懂事!懂事!”太监刚读完诏令,董卓便兴奋的大笑起来。董卓没曾想到,当初他自称尚父,被蔡邕劝退。如今,皇帝小儿却封...
翌日,崇德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董卓右手一挥,对着文武百官说道。
刘协站起来,举着早已拟好的诏令,大声说道:
“朕有诏令!”
看着站在龙椅上的刘协,董卓使了个眼神,刘协旁边的太监,便把诏令,送到了董卓手中。
董卓看了看诏令,只见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随后便“哈哈哈”大笑,说道:
“来!拿去宣读。”
太监连忙接过董卓手中的诏令,然后提了提嗓子,读道:
“今天下纷乱,群雄割据。若无董太师护驾,大汉恐亡矣!董太师之功,可比周公!朕尚幼,故封董太师为尚父,代朕执掌天下!”
“哈哈哈!皇帝小儿,懂事!懂事!”太监刚读完诏令,董卓便兴奋的大笑起来。
董卓没曾想到,当初他自称尚父,被蔡邕劝退。如今,皇帝小儿却封自己为尚父。虽也揣测刘协到底何用意,但转头一想,区区一皇帝小儿,又能奈我何?还不是让咱按在手中,摩擦摩擦!
满朝文武听完诏令,一些想巴结董卓的,纷纷献上谄媚之言,一个劲的溜须拍马。
而像王允等大臣,则是纷纷摇头,双手拍腿,哀痛欲绝。
刘协望着那开怀大笑的董卓,心中暗笑道:
“呵呵!想不到三言两语,便把这董贼迷惑得如此忘形。先让你得意一会,明日便是你的死期!”
“众爱卿!今,朕有疾新愈,又逢太师加封尚父,此乃喜上加喜。故明日宴于未央殿,宴请尚父与众位卿家,与朕同贺!”刘协望着台阶下,正为董卓贺喜的群臣说道。
“谢陛下!”满朝文武异口同声道。
董卓见刘协为自己宴请百官,甚是开心。在一群谄媚之徒的簇拥下,走出了崇德殿。
董卓的义子吕布,看着董卓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也是乐开了花。他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跟在董卓的身后。西凉士兵紧随其后。
董卓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们,一看到吕布,还有那英姿矫健的西凉将士,都是齐刷刷的退到一边,让出一条路来。然后咧嘴笑着,齐声喊道:
“臣等,恭送尚父!”
董卓听到身后群臣此起彼伏地恭送声音,心里甚是满足。他虽没有回头,但还是扬起了右手,挥舞着说道:
“行了,不用送了,诸位各自回府吧!”
董卓身后的文武百官,一听董卓居然回应自己了,全都喜极而泣,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今天的太阳,可真是从西边出来的?若是以往,董卓可是对这些群臣爱搭不理的,别说回应自己,连挥手与自己道别都是奢望。
人心情好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都会觉得轻松。董卓以往下阶梯,必会使人搀扶。而今天,他独自一人,悠然而行,也浑然不觉劳累。
跟在董卓身后的李儒,此时走到了董卓身旁。一脸深思熟虑地说道:
“太师,陛下突然封汝为尚父这件事,恐怕有点蹊跷。还请太师.....”
正当李儒想继续往下说的时候,董卓停下了脚步,身后的士兵也随之停下。
董卓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士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李儒,脸上的喜色渐渐消失。蹙眉说道:
“李军师,你身为谋士,如今却如此不懂事。往后如何在众将领,文武百官面前带个好头。咱家如今已为尚父,往后须叫咱尚父,莫要再叫太师,知否?”
“明白,可太师...不,尚父!陛下如今突然封汝为尚父,此事必有蹊跷。这个尚父,汝当不得啊!明日陛下的宴席,还请告病,莫要前往!”李儒焦急地说道。
“咱家劳苦功高,为何当不得尚父,况且那皇帝小儿也说,若不是咱家,大汉恐亡矣!”说着,董卓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一脸傲然。
董卓这么一说,吕布也跟着开口了:
“李军师,吾父带兵入京,护大汉江山周全。此功,可比周公,必然配得上尚父之名。”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走了过来,在董卓耳边低语了几句。
“还有此事?”董卓听后,神色稍显古怪。
太监说完,就匆匆离去了。
董卓先是一愣,旋即笑道:
“想不到这皇帝小儿,竟然好这一口。后宫被咱霸占后,转身去找起宫女来了。哈哈哈!”
李儒连忙询问董卓,这是怎么回事。董卓对李儒说,适才太监亲眼所见,皇帝与宫中的侍女相会。
李儒若有所思后,更加确定自己的推断。陛下此番设宴,必定有诈。董卓虽已决定要当尚父,但他还可以说服董卓,让他明日不要参与宴席。于是开口说道:
“既然主公想当尚父,臣也不再阻拦,可明日宴席,还请主公不要前往。”
“呛”的一声,吕布将方天画戟往地面一插,随后开口道:
“李军师,有吾在,必会保证义父周全!”
董卓满意的看了一眼吕布。转而对李儒说道:
“吾儿奉先所言极是,李军师无须多虑。有吾儿奉先陪同,晾那皇帝小儿也不敢怎样。”
说完,董卓便转身离去。
李儒见董卓不听,连忙跟了上来,想要说服他。
董卓看着李儒倔强的样子,心中开始有些恼火,狠狠的瞪了李儒一眼:
“李军师,咱家意已决,莫要再说!”
李儒没有理会董卓,而是说道:
“主公!此宴席必定有诈,还请主公三思啊!”
董卓这次没有再搭理李儒,自顾自的往前走。他原本的好心情,硬是被李儒给破坏了。此时的董卓,有点烦李儒的啰里啰嗦了。
李儒见董卓一脸愤怒,又看了一眼他离去的背影。知道此时多说也无益,若还是硬劝的话,自己恐怕没有好下场。
李儒站在原地,沉思了一会,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急忙追到董卓身旁,微微笑着说道:
“尚父,臣深思熟虑了一番,刚才所言,是臣多虑了。”
董卓看到李儒态度有所改变,心中的怒气也稍稍平复了一些,对李儒说道:
“汝能明白,甚好!甚好!”
李儒看董卓心情有所转变,连忙继续说道:
“如今主公封为尚父,宫内也趋于稳定。前些天据人来报,驻扎在城外的李傕、郭汜将军,他们二人终日饮酒作乐,荒废了军务。长安城虽安稳,但如今还是群雄割据,战乱纷纷。在下恳请尚父,让臣到他们营中,协助他们为尚父练兵。”
董卓摆了摆衣袖,一副云淡风轻地说道:
“李军师宁愿去军营练兵,都不想陪咱参加宴席......也罢!既然这样,那要去就去吧!”
董卓说罢,便扬长而去,再也没多看李儒一眼。
李儒一人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董卓与西凉将士。内心顿感失望,一股凉意涌上心头。
李儒傻笑一声,转身便走。嘴里一直在念叨着:
“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不足与谋......”
第7章 宴请“尚父” 试读章节
翌日,崇德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董卓右手一挥,对着文武百官说道。
刘协站起来,举着早已拟好的诏令,大声说道:
“朕有诏令!”
看着站在龙椅上的刘协,董卓使了个眼神,刘协旁边的太监,便把诏令,送到了董卓手中。
董卓看了看诏令,只见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随后便“哈哈哈”大笑,说道:
“来!拿去宣读。”
太监连忙接过董卓手中的诏令,然后提了提嗓子,读道:
“今天下纷乱,群雄割据。若无董太师护驾,大汉恐亡矣!董太师之功,可比周公!朕尚幼,故封董太师为尚父,代朕执掌天下!”
“哈哈哈!皇帝小儿,懂事!懂事!”太监刚读完诏令,董卓便兴奋的大笑起来。
董卓没曾想到,当初他自称尚父,被蔡邕劝退。如今,皇帝小儿却封自己为尚父。虽也揣测刘协到底何用意,但转头一想,区区一皇帝小儿,又能奈我何?还不是让咱按在手中,摩擦摩擦!
满朝文武听完诏令,一些想巴结董卓的,纷纷献上谄媚之言,一个劲的溜须拍马。
而像王允等大臣,则是纷纷摇头,双手拍腿,哀痛欲绝。
刘协望着那开怀大笑的董卓,心中暗笑道:
“呵呵!想不到三言两语,便把这董贼迷惑得如此忘形。先让你得意一会,明日便是你的死期!”
“众爱卿!今,朕有疾新愈,又逢太师加封尚父,此乃喜上加喜。故明日宴于未央殿,宴请尚父与众位卿家,与朕同贺!”刘协望着台阶下,正为董卓贺喜的群臣说道。
“谢陛下!”满朝文武异口同声道。
董卓见刘协为自己宴请百官,甚是开心。在一群谄媚之徒的簇拥下,走出了崇德殿。
董卓的义子吕布,看着董卓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也是乐开了花。他挥舞着手中的方天画戟,跟在董卓的身后。西凉士兵紧随其后。
董卓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们,一看到吕布,还有那英姿矫健的西凉将士,都是齐刷刷的退到一边,让出一条路来。然后咧嘴笑着,齐声喊道:
“臣等,恭送尚父!”
董卓听到身后群臣此起彼伏地恭送声音,心里甚是满足。他虽没有回头,但还是扬起了右手,挥舞着说道:
“行了,不用送了,诸位各自回府吧!”
董卓身后的文武百官,一听董卓居然回应自己了,全都喜极而泣,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今天的太阳,可真是从西边出来的?若是以往,董卓可是对这些群臣爱搭不理的,别说回应自己,连挥手与自己道别都是奢望。
人心情好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都会觉得轻松。董卓以往下阶梯,必会使人搀扶。而今天,他独自一人,悠然而行,也浑然不觉劳累。
跟在董卓身后的李儒,此时走到了董卓身旁。一脸深思熟虑地说道:
“太师,陛下突然封汝为尚父这件事,恐怕有点蹊跷。还请太师.....”
正当李儒想继续往下说的时候,董卓停下了脚步,身后的士兵也随之停下。
董卓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士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李儒,脸上的喜色渐渐消失。蹙眉说道:
“李军师,你身为谋士,如今却如此不懂事。往后如何在众将领,文武百官面前带个好头。咱家如今已为尚父,往后须叫咱尚父,莫要再叫太师,知否?”
“明白,可太师...不,尚父!陛下如今突然封汝为尚父,此事必有蹊跷。这个尚父,汝当不得啊!明日陛下的宴席,还请告病,莫要前往!”李儒焦急地说道。
“咱家劳苦功高,为何当不得尚父,况且那皇帝小儿也说,若不是咱家,大汉恐亡矣!”说着,董卓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一脸傲然。
董卓这么一说,吕布也跟着开口了:
“李军师,吾父带兵入京,护大汉江山周全。此功,可比周公,必然配得上尚父之名。”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走了过来,在董卓耳边低语了几句。
“还有此事?”董卓听后,神色稍显古怪。
太监说完,就匆匆离去了。
董卓先是一愣,旋即笑道:
“想不到这皇帝小儿,竟然好这一口。后宫被咱霸占后,转身去找起宫女来了。哈哈哈!”
李儒连忙询问董卓,这是怎么回事。董卓对李儒说,适才太监亲眼所见,皇帝与宫中的侍女相会。
李儒若有所思后,更加确定自己的推断。陛下此番设宴,必定有诈。董卓虽已决定要当尚父,但他还可以说服董卓,让他明日不要参与宴席。于是开口说道:
“既然主公想当尚父,臣也不再阻拦,可明日宴席,还请主公不要前往。”
“呛”的一声,吕布将方天画戟往地面一插,随后开口道:
“李军师,有吾在,必会保证义父周全!”
董卓满意的看了一眼吕布。转而对李儒说道:
“吾儿奉先所言极是,李军师无须多虑。有吾儿奉先陪同,晾那皇帝小儿也不敢怎样。”
说完,董卓便转身离去。
李儒见董卓不听,连忙跟了上来,想要说服他。
董卓看着李儒倔强的样子,心中开始有些恼火,狠狠的瞪了李儒一眼:
“李军师,咱家意已决,莫要再说!”
李儒没有理会董卓,而是说道:
“主公!此宴席必定有诈,还请主公三思啊!”
董卓这次没有再搭理李儒,自顾自的往前走。他原本的好心情,硬是被李儒给破坏了。此时的董卓,有点烦李儒的啰里啰嗦了。
李儒见董卓一脸愤怒,又看了一眼他离去的背影。知道此时多说也无益,若还是硬劝的话,自己恐怕没有好下场。
李儒站在原地,沉思了一会,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急忙追到董卓身旁,微微笑着说道:
“尚父,臣深思熟虑了一番,刚才所言,是臣多虑了。”
董卓看到李儒态度有所改变,心中的怒气也稍稍平复了一些,对李儒说道:
“汝能明白,甚好!甚好!”
李儒看董卓心情有所转变,连忙继续说道:
“如今主公封为尚父,宫内也趋于稳定。前些天据人来报,驻扎在城外的李傕、郭汜将军,他们二人终日饮酒作乐,荒废了军务。长安城虽安稳,但如今还是群雄割据,战乱纷纷。在下恳请尚父,让臣到他们营中,协助他们为尚父练兵。”
董卓摆了摆衣袖,一副云淡风轻地说道:
“李军师宁愿去军营练兵,都不想陪咱参加宴席......也罢!既然这样,那要去就去吧!”
董卓说罢,便扬长而去,再也没多看李儒一眼。
李儒一人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董卓与西凉将士。内心顿感失望,一股凉意涌上心头。
李儒傻笑一声,转身便走。嘴里一直在念叨着:
“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不足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