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楼青云传全文(虚申平元道长)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屋楼青云传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屋楼青云传)
一个孩子突然出现在一个破旧的道观中,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桩小案子引起的小事件,后来才发现这桩小事件中隐藏着一个大秘密……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人物的离奇身世,和揭秘他身世过程中发生的离奇故事。...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屋楼青云传》,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玄幻、作品,围绕着主角虚申平元道长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熊罴天下。《屋楼青云传》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2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作者目前已经写了5.2万字。
一、作品介绍
《屋楼青云传》小说是网络作者熊罴天下的倾心力作,主角是虚申平元道长。主要讲述了:一个孩子突然出现在一个破旧的道观中,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桩小案子引起的小事件,后来才发现这桩小事件中隐藏着一个大秘密……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人物的离奇身世,和揭秘他身世过程中发生的离奇故事。...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三、热门章节
第14章 做太子,做皇帝,都辛苦
第15章 风云变幻,暗潮涌动
第16章 刘容大的抉择
第17章 那悄无声息的一刺
第18章 夜深沉,明月楼
四、作品试读
这时莒州城的城楼已经耸立在眼前。莒州城的城墙城楼,和其他周边的县不太一样,修的又高又大。据文昌阁的读书人解释说,这是因为莒州城在春秋时期是莒国,城墙高大结实易守难攻,也曾显赫一时,好多其他国家的政治人物都曾来避过难(包括赫赫有名的齐桓公),所以从那以后修建高城楼、高城墙就沿袭成了地方传统。这个传统真假且不论,但眼前的莒州城南门永成门,城楼雄伟壮观,进入城门后还需经过一段长长的、幽暗的城楼通道,确实很给人一种安全感。
趟子手们此时的话题早已经转到这次任务衙门里会给多少钱的补贴,是三钱银子还是五钱银子,讨论的兴致勃勃,元平老道看到永成门已经近到眼前了,便说感谢各位好汉的帮忙,可惜贫道现在还有急事去做,否则一定请好汉们去茶馆里坐坐休息一下。那几位连忙说老道长客气了,捎个脚而已,以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安排。
平元道长害怕赵铎化再和他来一场过份热情的告别,不等车停稳,自己连忙翻身一跃,从车上跳下,稳稳站住,然后挥手和车上人告别。庄蔚他们看来也急着进城,就不再多客气,挥挥手后直接赶着骡子进了城门。老道士暗暗松了一口气,正想举步前行,突然那城门通道里传来炸雷般的吼声:
“老道长,老神仙!今晚上不回山的话,别忘了去沭蓝茶馆喝茶聊天啊,我在一楼大厅等你哈,不见不散……”
这声音在长长的通道里伴着回音滚滚而来,所有进出城门的人,甚至连看门的兵丁都好奇的四下里张望着,看看那老神仙在哪里。平元老道此时只恨自己不会“缩地成寸”之功,好速速逃离这里。现在唯一能做到的,只能是压低斗笠遮住面庞,悄悄闪到路边做出“我不认识那个人”的样子。不过他立刻看到城门口贴着一张很大的通缉令,有一些人正在围观,便移步上前,混在人群里看了起来。
通缉令贴上的时间应该不算长,因为昨天下午老道士离开莒州城时还没有看到。这是很大的一张纸,非常显眼,上面的两个边角,写着通缉二字,纸的两侧还有“海捕文书”的字样,中间画着两个并列的人头,一男一女,男的瘦脸并一脸褶子,名叫汪津利,女的注明是唐氏,满脸横肉的样子,头像下方注明了这两位逃犯的籍贯年龄体貌口音等特征,以及他们犯的罪过和悬赏金额。这恐怕就是青云观里刚去的那个男孩的父母了,看来官府专门找了不少邻里做了调查,又请了画师根据调查结果来绘制的,估计面部的主要特征都画出来了。不过平元老道却暗想,这俩人在画上看上去老气横秋的,原来都不过40多岁,怎么这么显老?要说画像,莒州城里恐怕没有谁能比自己的那个徒弟强,现在也不知山上两个孩子在忙什么。
逃犯介绍的底下还有一段话,说两犯身边可能会带着四个子女,分别为长子汪金旺(22岁),次子汪银旺(20岁),三子汪铜旺(18岁,),长女玉娘(16岁)……这家子给孩子起个名如此俗不可耐,看来对钱财真是爱之深切,老道士鄙夷的想。那个跑到自己道观里的男孩,肯定叫什么“汪铁旺”吧?呸,这破名字,和自己徒弟那个俗家名字“徐丰玟”真有一拼了。老道士左右看了看,城门通道里还是人来人往的,估计刚才那赵铎宇一声吼的效果应该过去了,没人再去关注“老神仙”了吧?刚想抽身离开,他突然觉着自己好像漏了样东西,又回头看了一眼,才发现了问题:
通缉令上根本就没有“汪铁旺”这个名字,上面说的明明白白,四个子女。
老道士第一反应是这通缉令会不会给漏了?但他立马就否认,这么重要的东西,肯定都是仔细调查并经大小户籍和办案官员确定核实的结果,怎么能会漏?莫非那个铁娃是私生的?捡来的?亲戚家的?……老道士眉头紧锁,一边慢慢踱进城一边在心里提了无数个假设,又一一否决掉,再加上刚才在车上听三个趟子手说的经历,这前前后后想起来,总觉着这事儿透着一股子诡异,非常不对头。
他这次来莒州城,原本的目的就是想找典史盛骅关,说说那个独自跑到道观里的孩子的事。老道士和盛骅关有点交情,加上典史又是负责案子的属官,这次找他最合适。但此时老道士突然涌起来一个念头:本来还不想和那位见面了,但要不要得找他聊聊?
心里犹豫着,脚步没停,不知不觉抬头一看,已经到了西衙门(典史的办公地点一般在县衙门的西边,老百姓都称西衙门),就想还是先找盛典史把男孩的事说完再做打算。不料进了衙门一打听,要找的人却不在。一位听差的告诉老道士说,盛典史今下午就没过来,可能县里又有什么急事,要不道长您明天一早过来瞅瞅?
老道士只能怏怏而退,但是去和那一位聊聊的想法,却从最初的一粒星星火种,逐渐在心头燃成一片熊熊烈火。自己脱离这些红尘之事已久,实在不该再卷回去,但眼下这桩案子里好多线索,又偏偏让自己有意无意的遇到了,而那一位又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人……他犹豫了一阵,看看日头,已经偏西了,但晚饭时间还早,要不就先去那家自己经常住的昊来客栈定个房间住下,明天再做打算吧。
去昊来客栈得穿过焦原巷和崇贤街,这正好又路过县衙门的大门口。老道士经过时只看到街上有几匹马飞驰而过,直达衙门门口,有几个或穿官服、或穿吏胥服饰的人跳下马后急促进了县衙,其中一个就是自己本来想找的盛桦关,而另一个人的背影……还是那么眼熟,尽管那个背影一闪而过,平元老道却又不自觉的呆立在街上,往事一幕幕又在他眼前走马灯似的飘过。他本以为好多事都已经埋在了心底,可如今他却再也忍不住了。
老道士突然下定决心似的,一转身走进一家卖布的铺子,向掌柜的借来纸笔,写了一张纸条,谢过后又直奔县衙门的门房,将纸条对折一下交给门吏,低言几句。那门吏面露惊异色,但还是点了点头。看到老道士转身离去,门吏忍不住打开纸条看了一眼,脸上更加莫名其妙,这上面都写了些啥,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莫名其妙的,这老道士不会脑子里有问题吧:
“你我不在那沭河蓝天茶香馆上二人楼高等不你我袁”
此时老道士已经昂首挺胸,大步的走向莒州城最大的茶馆,沭蓝茶馆。比起他往日一贯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此时他的神色间充满了严肃和坚定。
小说《屋楼青云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