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捉风记》由居此室久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玄幻、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西府长鸢一步蟾所吸引,目前扶摇捉风记这本书最新章节第26章 欲得南宗真意 且上排崖育遗(下),扶摇捉风记目前已写6.4万字,扶摇捉风记,西府长鸢,奇幻仙侠,玄幻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一、作品介绍

《扶摇捉风记》小说是网络作者居此室久的倾心力作,主角是西府长鸢一步蟾。主要讲述了:【仙侠】【剑道】【古风】【慢热】新科小剑士下山游历途中偶得御风氏真传,风剑结合独创风剑奇术,收异兽、捉风魔,惩奸除恶,纵横天下……...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

三、热门章节

第9章 雕阴访旧 雪堂宴宾(上)

第10章 雕阴访旧 雪堂宴宾(下)

第11章 周天星序 坤灵舆图(上)

第12章 周天星序 坤灵舆图(下)

第13章 离珠现世 叔铎卜疑(上)

四、作品试读

西府长鸢久久地记着那一夜如火一般灿烂的大火星,仿佛那晚整个天空中就只有一颗大火星在熊熊燃烧。也许是时间过去太久了,竟将当夜其他的星星全然忘记。

那夜长鸢只觉得他们走了很久很久还没到山寨,长鸢也就不时地回首看着东边的大火星渐升渐高,愈发明朗,随着他们的队伍慢慢向中天移动。

他不知道前路还有多长,只知道离乡已有多远。看着那个他所从自来的地方、那个他曾深恶痛绝的地方、那个他父母罹难而尸骨无寻的地方,如今渐被层峦叠嶂所掩蔽,终至于望而不见,心中也难免如石头击破的水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有些许不安,有些许不舍。

“打起火把喽。”队伍中突然有人喊起来,“前面就到临孤渡,到了就有饭吃啦。”大家顿时来了精神,走起路来比前更有劲了。有几个人咿呀咿呀的唱起了山歌,歌声悠悠的飘荡在山上,惊起了几只宿眠的鸟儿,高高的向着星星飞去,仿佛要飞到星河里。

一时间,三三两两,队伍中亮起来火把,如天上苍龙星宿的群星一般点缀在墨色的山谷之中,欢快地朝前跳动着。

————

临孤渡是一个古老的渡口,坐落在灵封湖的岸边。群山中硕大的灵封湖在此处如压腰葫芦一般束紧了她的腰身。从渡口东侧向东便可一路通往山东诸国,而从渡口西侧沿湖岸南行便是直达西岐虞天子故地的山南古道。

古道东西两侧的千里沃野、列列方国,也如压腰葫芦一般在古道这里束紧了它的腰身。

临孤渡本来只是个村野的小渡口,这入山的路也只是个断头路,进了鹅屋山深处就不能再往前行了,只有樵苏采猎的悠悠小道错杂其间。

西戎火烧岐京的时候,魏国先君护送虞天子东徙,一队队豪门贵胄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们打从鹅屋山的山南古道经过时,魏国先君见此处山势崎岖蜿蜒,峰高谷深,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害怕西戎的追兵随来山东,便留下些兵卒在鹅屋山中修筑鹅屋山寨以为断后之意,因寨在湖后边同时又重筑起临孤渡以便行李往来。

此后历数十年,戎祸平息后,山寨渐渐荒置。

直至近世,天下战乱不止,又兼天灾频仍,流民渐多,便有强人占山为寇,召引流民打家劫舍,以图生计。山寨反而修的比先前更险更固,屋舍也更多更大。

还未到临孤渡,抬头看看面前苍莽的大山,就可以看见山寨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在前了。

已过了子时,东边的半空中月亮才迟迟地升起来。

趁着月色,长鸢远远地看见前面一里许有一个身影高有数丈,直兀兀地立在那里一动不动,脑袋肩膀依稀可辨,心中不觉有些吃惊。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东西,身影竟如此之高?

可是看着队伍中的众人,却似乎并不觉得惊异,仍旧若无其事的走自己的路。长鸢也就大起胆子,与众人一起往前走,今天偏要近前看看这个大怪影是个什么东西。

渐渐走近了,仔细一端详,自己也就觉得好笑——原来这影子是个数丈高的怪石,孤独地立在湖边,周围既无杂石又无树木,倒越显出它的孤高了。只见它中间高高耸起,两边略低,恰似人的一个脑袋两个肩膀。

后来知道,这个石头就是孤生石,这渡口因这石头才叫临孤渡。孤生石可算是西府长鸢进山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了。

当时众人来到湖边,早有渡口的小喽啰驾着数叶舟船在此等候。大家七手八脚的将劫掠来的财物与马匹众物装上小船,众人又分了数批都乘船渡到了湖西岸。

长鸢也随着盗墨、夜姑众人上了船。舟行湖中,长鸢向四周望时,但见——南北两边湖面广阔,四围高峰耸起,湖西边低地上却是一派禾田,月光下沟陇清晰;那湖面微风拂过,月色照在上面,泛起粼粼波光;湖边禾田里,三三两两散落着些茅屋——大概是种田的仆隶们住的。远处山林笼在月色之中,恰似披着一层薄纱一般。

西岸渡口旁边,树丛中一带数十间房屋,此刻都灯火通明。

船只渐次靠岸后,长鸢看到岸上小喽啰们和仆隶们早已开始忙前忙后地帮着抬箱子搬财宝牵马匹。许多衣衫不整的娃娃也如过年的一般聚在人堆里东跑西颠——大概是湖边仆隶和喽啰们的孩子。人群中有人看到有旧相识平安归来的,便相携欢呼不已;问及此去也有的兄弟丧命时,又彼此相对唏嘘。

一时间整个渡口人声鼎沸、喧闹不已,确实如过年一般。此时有个身量不高形容短小的人,在人群中给众人一一分派任务,又将乱跑的娃娃们呵斥在一边。渡口顿时井然有序起来。

长鸢此时才觉得人不可貌相,虽然此人容貌猥琐,但是办起事有条不紊,大方得体,在山寨也定是个厉害的人物。

“墨兄,久违了!”人丛中转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剑客,紧袖青袍,宽眉深目,高颧阔耳。

“哎呀,白提贤弟,我这些日子正想着贤弟多日不来看我,以为是将我忘记呢!不想,你今日来了。”盗墨说道。

“我来了几日了。听说大哥定于今日凯旋回山,特在此专侯,给大哥接风洗尘。”

盗墨转身指着湖边卸马的祁夜姑对那剑客说“贤弟,你看这是谁?可不是你的冤家对头吗?你说巧不巧?”

祁射姑闻声转过身来,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作揖问好。原来此人叫做章白提,与祁夜姑一般剑法超绝。正是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人各自的师父都曾是当世绝顶的高手剑客,年轻时颇有些恩怨。如今各自恩师都归隐山林,两人又都与盗墨相交甚厚,也就不再计较前辈的恩怨。

“大哥,酒菜早就给你们备好了,专等着你们回来呢!请入座边吃边谈吧。众位,请屋里坐。”那个身量不高的人满面笑容地说道。

盗墨领着大家朝屋舍走去,边走边问那人说:“会撮,我走这几日山寨如何?”

“一切如故,大哥尽可放心,如今咱这山寨蒸蒸日上。”

月光如水般照着静静的春山,四周只有一些风声在空山里回荡,而着湖边渡口依旧喧闹异常,同点点灯火一起映衬着山谷的宁静。

西府长鸢回想着当夜的场景:他坐在祁射姑旁边,看庭燎摇曳、人影散乱,有大人也有娃娃,有衣着鲜丽的,也有破衣旧衫的,大家济济一堂,杂而不乱,并不拘于什么规矩礼节,都肆意地饮酒戏谑,娃娃们则坐在家大人的身侧,抓起肉来大口吃着。

大家已然欢快地忘掉了屋舍外边空中月、水中星、谷间风。

长鸢久久地没有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所围绕了。他此时也饿坏了,嘴里吃着东西,心中不免想起来这几年在桃井破屋里凄风冷雨的情景。白天受人冷眼,乡邻们想接济些食物还都怕那些新封君们发现。夜间则忍饥挨饿,与虫鼠为伴。

不知道已亡故的父母在天之灵是否也凄惨地注视这受伤的心灵,哪怕他们不能说话,只是默默注视着自己,长鸢心里也觉得好受些。于是,每一夜长鸢闭上眼睛将要睡去时,都会想着父母必然在天有灵,真的如儿时一样在默默看着自己入睡呢。

长鸢想到这些,又抬头看看那些依偎在家大人身边,已经快要吃饱的娃娃,他眼角默默地流出了泪水。因怕人看见,有急忙揩去了。

饶是如此,心细的祁射姑还是看见了。一路上他听西府长鸢说起过自己的遭遇,但是也只是唏嘘感叹世事弄人而已,因为他父亲正是魏国新君弟弟的家臣。

西府长鸢的记忆有些模糊,他记不清当夜的很多细节了。也许是自己多喝了几口酒,醉了?还是时光飞逝磨灭了脑海中的记忆?

他只记得祁射姑那时猛的站起身来笑着向章白提说“小弟愿意奉陪”,衣服带起一阵风拂过他的侧脸。

章白提也爽快的回道“既然如此,我二人且舞剑与众兄弟助兴。”

盗墨听闻后亦抚掌拍案大笑着叫好。众小喽啰们听见两位绝顶剑客要舞剑助兴,也都瞬间来了精神。

大家怀抱酒瓮,来到屋舍外空旷地,找好位置坐地排好,等着两人双剑对舞。

长鸢自小跟随家奴学得一点剑术,家破后也早已忘得干净了。此时吃饱喝足便随着众人一起围坐在青青草地上看二人舞剑。

一眼误终生,从此二人剑术的玄妙在长鸢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湖边绿草茸茸,那草地随二人的剑招往来摆动,如湖面水波流荡。两把宝剑夜色中散出寒光,如翻舞的冰龙,剑刃相交处铿锵脆鸣汩汩而出,随寒光流入观者的耳中。

射姑挺身剑刺而去,萧萧剑气直冲白堤面目,如雪落寒崖、风扫黄叶,彷佛林间饿虎张口袭来;正当其时白堤镇定自若轻轻举剑拨过,抢进一步闪在一边,恰似雨中轻燕,翩翩略过花丛;夜姑又转身持剑横扫,白堤弯腰躲过,剑端直直扫过白堤发梢,丝丝寒意投射顶门。

两人一攻一守,一张一弛;射姑剑势直截,白提招式稳便。双剑对舞,如琴瑟和鸣。往来穿梭,腾挪闪躲。

观者饮酒看剑,忘情喝彩,不知东方之既白。

————

小说《扶摇捉风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