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十二的书》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echollh”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十二echollh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我给她回微信,我说,原来我好久没有去认真感受过当下生活中的美了,不自觉的叹惋。于是我这两日凭窗眺望,窥探夕阳,那是一种柔和的美,我好像很喜欢。我也坐在窗户旁,想继续写写这些个故事。温柔的夕阳,恬淡的晚风,我忽然想起了初中时那几个温柔善良的少年和好友...

第九章 一些往事和旧人3 试读章节


二O二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现在是晚上19点多,夏日里这个时间段,可以看见外面窸窸窣窣的夕阳,刚吃过晚饭,这会,透过窗刚好可以望见很浩大的一场日落,不过可惜的是,不能插图发在这里;还有点遗憾的是,我也不能看到全景,仅仅通过一扇窗户。

这两天看日落,夕阳的想法,源自于一个好友,她持续两天发给我她家乡夕阳和日出的模样——下午两点时,我看到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朵,还有一片可爱的生机。夕阳里,我又看到她分享的一片温柔和静谧。

我给她回微信,我说,原来我好久没有去认真感受过当下生活中的美了,不自觉的叹惋。

于是我这两日凭窗眺望,窥探夕阳,那是一种柔和的美,我好像很喜欢。

我也坐在窗户旁,想继续写写这些个故事。

温柔的夕阳,恬淡的晚风,我忽然想起了初中时那几个温柔善良的少年和好友。

时间好像过了很久,我却还在老地方,我们好久不曾联系了,我有点怕之后汹涌嘈杂的生活会把这些记忆淹没,还是珍藏起来,收在笔下比较保险。

001

这是我和—小L同学的一些回忆。

我从没觉得我任何一个阶段相处的朋友可以用当下的一个称呼“闺密”来形容,中学时候我是一个极度慢热和保守的人,往往我身边的朋友都已有深交,但我从未觉得,有一些人,有一些相遇,有一些好朋友,比不过一个“闺密”的名号。

和他们的相遇,是一种惊喜,是时光里的惊艳。

小L同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清风,想和煦的清风,很巧的是,她名字之中带了一个煦字。

她名如其人,清澈快乐。

我和她很有缘分,我们在初一入学开始,到初三毕业,几乎都是坐邻桌,初中不设同桌,但每次更换座位,我们都默契十足的选择坐在很靠近对方的座位 。

没有约定,却很有默契,也相处舒适愉快。

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单眼皮,皮肤很白,人很好,有趣,聪明,成绩不错,人缘也好的不像话。

初三她有一次心情不好。她不是一个喜欢对别人发泄负面情绪的人。一个人趴在桌子上,哭。当时前后左右,所有人都来安慰她,逗她开心,几乎半个班都凑了过来。

她是一个有点懒的人,却每次考试出奇的稳定,保持班上七八名的水平。

她是走读生,逃离了我们当时那个寄宿学校初一就自习上到晚9点的宿命,每天6点回家,活的很潇洒。

和她认识时候的我,是很糟糕的我,那时候的她,和现在的她一样优秀好运。

那时候的我,不是最好的我。

后来的她,也同样是快乐好运又优秀。

002

我依稀记得我们初中读书的时候,班上搞公开课。

初中时候的我,对文科类的科目充满了热爱和憧憬,语文,英语历史,这些学科真的于我而言像是救赎一般。

公开课上,会有许多诗词的猜测和考察,我当时对文字,诗词十分敏锐。

老师问的东西,我往往可以快速抢答,鹤立鸡群的那种。

用英文形容一下就是,stand out

她说我好聪明,每次都可以答的那么好。

后来她说每次换座位,就选在我旁边。

我问她,她说看你读书,有动力。

我当时说不出的感觉,笑了。

年少时单纯的友谊,真的像白开水一样。

治愈,平淡,回想起来,确实惊艳,温柔。

003

我们见证了彼此很多的时候,无论光辉,还是低沉。

我看到她,活泼开朗,朋友簇拥,每天潇洒快乐,脾气好到像是没有脾气。后来也看到她恋爱,分手,哭,颓丧,振作不起来。最后也看到她,因为家庭的变故,忽然沉默,话少了好多。

她也看到我,在人多时不说话,好友面前社交牛逼,滔滔不绝。她和我说我和F,鬼知道那天的月光下,我哭的有多惨。

最后她看到我情绪崩溃,焦虑不安。她用力抓着我的手说不要紧,我说“嗯”。

004

我读初二有一段时间,情绪极为崩溃。

那时候她交了她最好的好朋友,每天她们一起玩,我似乎和她找不到什么有趣的话题了。

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老W虽然也是我的朋友,可我总觉得,因为她和一些其他人,我和L似乎没有那么要好了。

产生这种狭隘自卑情绪的时间是在十三岁,是在初二,在和F所有的不愉快和无法释怀,还有当时的严重偏科,我妈的极度压迫这样的背景下,我变得很自私,怯懦,偏执。

我总觉得,L在孤立我,我们再也不是以前那么要好了,事实上后来我才明白,当时的我有多自私可笑,在她最需要休息冷静,消化情绪的时候,我又拖着她给她带来了许多不开心和无奈。

那段时间我反复和她说,我好焦虑我觉得我没有好友。

很孤单。

很无助。

压力很大。

她听了,但是表情冷漠,我心更加冷了,后来我问她,我在她心里是什么地位的朋友,她说,在这个学校,你是第三位,我听了,不知道该笑还是不笑,不知道她那么多朋友,我排第三,我到底该是开心还是怎样。

后来我很幼稚的缠着她,让她陪我,她脾气好,陪我回家,陪我散步,和我说了很多。

现在想来,我多少有点道德绑架了。

005

我心理出问题以后,印象很深刻的是,给她写了一张纸条,像求助信一样。

现在想来,我出现心理状态焦虑不安,惶恐焦躁,在初三就已经很明显了。

我不知道她当时看到无理取闹的我,会是什么心态,或许也很无奈吧 。

我长篇大论,说我的种种不幸和困难。

那几天晚上,她陪我回家,走在路上,两个人有时没有太多的话和表情。

回家路上是个上坡,有橘黄色的窸窸窣窣的路灯,明明灭灭,我们一路走,她和我说“你现在还小,经历的事情还少,等以后你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事。”

我听了,记在心里了,也哭了。

006

我没出问题以前,有一次放学回家,我们买了一个旺旺碎冰冰。

天气很热,我们一人一半。

当时她说了句土味情话。

L:“花~,以后你就是我的另一半了!”

我吓得眼睛都瞪大了,说:“为什么?”

L眨了眨眼一本正经的,拿着另一半冰棍给我,说:“你一半, 我一半,往后你就是我的另一半!”

我:“……”

年少时给过温暖的朋友,像生命里的一阵清风,时间不停歇,像落叶飞花般无解,但那些温暖的瞬间,是值得回忆的。

像这样欢快惬意又不尴尬的相处,我们之间有很多很多,她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和她相处,不说话,自己干自己的,也很舒服,她却不大为自己考虑,我们常说她老这样会吃亏。

007

我那段时间崩溃的原因很多,和F的相遇是导火线。

学习偏科,老师的捧杀式夸奖,可怕的虚荣和自卑心,内心的怯懦不堪,来自我亲妈的打击。

最后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我对我妈说“我好孤单,我觉得我不合群,没有朋友,她们都有朋友”

我妈回我“你现在要要什么朋友,你只要读好自己的书,保持你的好成绩 你不需要什么朋友,没有朋友有什么关系!”

我这一辈子,永远记得,她当时说这些话的时候,有多义正言辞,对着哭的颤抖的我,对着想要抓住最后一点希望的我,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脸上居然可以这么坦荡。

我对我亲妈说,我没有任何一种娱乐——但是她不让我玩手机,不让我看电视。

你以为只是上学期间?

不!

每一个月假,每一次长假,她说让我静心学习,她用她学到的那几句“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买一部手机”,来规定我的青春,禁锢我的自由。

我小时候顽劣不堪,后来忽然沉默懂事,确实刻在骨子里的自卑无法学会释怀。

她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对我说“妈妈一辈子没有文化,送你们读书,一定要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一定要有出息”

于是,我开始给自己洗脑,“对,只要好好努力,就好了,可以不玩手机,不看电视,甚至不参与任何娱乐,只要好好念书 ”

后来我成绩确实很好,初一那会,班上数一数二,成绩稳定。

永远坐在座位上,不参与任何娱乐,体育课,下课,电脑课,音乐课美术课,全在看书。疯了一样。

那个时候,从同学那里听到,老班怕我这样的状态。

我不能恨我母亲,她所受的教育有限,她是一个很传统的妇女,她希望我们成人陈埭,只是她没有耐心,不懂方法,她把对生活的无力,全部加注在了我的身上,面对当时叛逆期的弟弟,她把所有的负面情绪发泄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但她好像也忘了,我不过比我弟大两岁。

我也在青春期,我的想法也会很激进。

她是真心爱我的,后来我高考,她比我还焦虑,比我还考虑多,比我还累,我就知道,初中那几年我也该释怀了。

因为她是希望我好,所以说了那些话。

008

大概是上个月,我在dy里看到了一个视频,作者是一个女孩。

很多人说,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能共情的文案了,配了一个哭的表情包。

我点了个赞,又继续看了一遍,不自觉眼眶发酸,泪水直流。

视频里的女孩说,她的妈妈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农村妇女,总是觉得一个家里没有男人不行,所以忍下她父亲所有的打骂和不负责任。但是妈妈从未放弃过对几个子女的教育。

早起贪黑,农田干活,筹备一个家里的生活费和孩子们的学费,还要还她父亲打牌赌博的债。

她在视频里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一辈子都无法原谅。

那个姐姐是家里最大的孩子。

她的妈妈会给她带来所有的负面情绪,会一遍一遍告诉她,家里很穷,一定要努力读书,才会有机会改变命运,改变家庭。

我在想,那该有多压抑。多么无助。

但是她又说,“因为妈妈是真的爱我,所以无论她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压力痛苦,我知道她是希望我成才成人,所以我也很爱妈妈,我愿意和妈妈给我带来的痛苦压力和解。但是那个父亲,他永远那么自私,他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伤痛和苦难,他永远只爱他自己。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

我看完这些,心里很心疼,我很心疼这个姐姐,她一路走来,读书,考上好大学,毕业,她一定很勇敢吧。

并且,她一定有很多心酸无助的时候吧。

我总觉得我自己很不好,运气不好,性格不好,妈妈的教育不好,但是我又忽然觉得我已经很幸运了,中国大多农村家庭,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子女,努力读书,不然一辈子没有出息。

我不去争辩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局限和弊端,现在,至少这将近二十年里,我的父母很爱我,他们或许教育方式偏激,但我想,这一刻我该和解了。

初中三年的阴霾已经散去很久了吧,在心里的天空。

应该空气也算清新,偶尔有回忆的乌云,但不影响未来向上向好啊。

009

我翻看了那个姐姐的作品主页,还有两个作品我感触很深。

一个是她告别认识十年的男孩。

她说“从他今天朋友圈官宣他的女朋友的时候,我就彻底明白我们不可能了。”

“我和他相识十年,他是一个很好的男孩,满足我所有对男朋友的幻想,他会照顾我的感受,会问我的心情,会记住我的喜好,会默默陪伴我,会下厨,很细心,很耐心。”

有人安慰那个姐姐,说那为什么当初不勇敢一点。

她的回答让我很心疼。

她说:“当时我就不是一个心理状态正常的人,我焦虑不安,又碰上那样的家庭,那样的父亲,我连爱自己的能力都没有,何谈爱人。”

她说:“忽然释怀了,我这么一个破碎的人,爱我的人要一片一片的拾起破碎的我,那他该有多么累啊.”

我看了,不知什么感受,我从未恋爱过,我不太懂那种明明心爱却不能坚持一起的痛苦,但她一定很难过吧。

十年,那个男孩一定给她带来了很多温暖吧。

另一个视频是,她要考研究生,她说,她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她说,明明没有钱,但是也很想穿漂亮的裙子,想去看很多很多的风景,想吃很多好吃的,想考研究生———可是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

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好多的迫不得已,那个姐姐说账号就在那里,作品就不删了,大家可以留言,但是她要告别一段落了。

我想,她在互联网上消失的日子里,一定在努力的生活,无论是生活还是考研,我相信生活不会亏待一个坚强努力的女孩。

我想,她一定是一个很棒的人,她们这样的女孩子的存在,就像一束光,是妈妈的光,是家庭的光,也照亮了更多的人。

我想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010

现在想想,

我初中情绪真的极其不稳定,现在怀疑那时候就有轻微的焦虑和狂躁症了。

【抓狂,担忧,焦虑,惶惶不可终日】

我在那个年少的年纪,思维,格局,局限于一座小小的城市,一个封闭的寄宿学校,一个无可救药的原生家庭,有些压抑的环境,一些别人的目光。

我看着别人成群结队,而我像个另类。

我满目看到别人欢快,而我一人滞殆。

写的有点悲伤,但我一定不会被困在回忆里,如果是好的回忆,会推动我越来越好。如果是不太好的记忆,那我会慢慢疗愈,世界很大,我还年轻,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我们拥有无限可能。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