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娘捡个郎君生个娃 现代言情《农门娇娘捡个郎君生个娃》是大神“咚宝”的代表作,林舒晴周氏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我家地里还有好多萝卜,我去挖点儿回来!”“我回去拿口锅!”“洞里柴火不够用了,我再去砍点”有了林舒晴这句话,也不用她亲自动手,就有妇人把山洞里的萝卜拢到一堆,准备一起洗了下锅,不光是孩子老人,也让家里所有人都能喝上一口热汤此刻林舒晴坐在自家火堆前,直打饱嗝叔叔婶婶们实在是太客气了,给她的碗里乘满了萝卜,家里的孩子们久违吃了个饱饭,她也不好意思浪费,只好吃...

农门娇娘捡个郎君生个娃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跟后世常见的千奇百怪的各种的豆腐菜,酸甜苦辣咸各种口味不一样,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非常不易。
豆腐好是好,可是自打开始做豆腐那日起,她已经吃了小半个月豆腐了。
天天吃,人也是遭不住的,还是得想办法做些新的吃食。
林舒晴吃完这些饭菜,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准备收拾写过冬的东西。
衣服已经准备好了,那剩下的就是吃的了。
她瞧着,村里的婶子都把地里的萝卜洗了切出来做咸菜。
现在正是萝卜丰收的时节,冰雹虽大,但萝卜长在地里,砸不着,那萝卜种的多的人家,损失就小的多。
林舒晴拿豆腐直接找村里的婶子换了不少的萝卜,准备腌着,存着。
婶子们热情,直接把萝卜送到家门口了。
她家院子里的白萝卜堆得跟小山堆似的,虽不如她在研究院里的粗壮,但一个个都是新鲜纯天然种植的萝卜。
她带着家中几个孩子把萝卜仔细挑选了一番,把带口子和虫眼的全部挑出来,丢在一旁。
剩下的削去顶端和毛,在自己家后院挖了个一米深的坑,把萝卜根朝上买进去,整齐填满以后,撒上十厘米后的土,又码上一层,到时候浇水就能保险。
这是最原始的储存萝卜的办法,算天然冰箱。
那些挑出来的也没浪费,洗净切成条丢盐水里泡着,泡一会儿又丢醋里,切了点姜丝加了点水一起丢坛子里放着。
可惜这醋只有陈醋,没有白醋,泡出来的萝卜没有那么白净,可总归口感是差不了多少的。
这萝卜泡一夜就能吃了,只是放不了多久。
加上这地里埋着的萝卜,日后时不时能吃上一个爽口小菜了。
林舒晴这边刚刚忙好,就看到自家妹妹蹲在水缸前,有些心疼的模样。
走上去看,原来是豆子撒了,估计是之前拿豆子时不小心掉了一些在角落,家里铁锅没送来时,生火做饭都不在这里,也没人注意。
又泼了点水,给了点环境就生长起来。
“姐,这豆子都发芽了,都浪费了,怪我没看好家里的吃的。”
林舒巧有些心疼道。
豆子都是能拿去做豆腐的,浪费这几粒豆子就浪费了一小口豆腐了!
“没事,这发芽了的豆子……”林舒晴站在原地顿了顿,开心道:“这发芽的豆子可以做豆芽吃呢!”
原先她倒是忘了,这豆子还能发豆芽。
听到这话,林舒巧不禁转悲为喜。
林知礼望着豆子忽然又开始馋的不行,先前姐姐说豆子能做好吃的便做了豆腐,家里每日能喝上豆浆豆花,这下又要做豆芽了!
不用多想,这也肯定是好吃的!
林舒晴拿起那些泡出芽的豆子,又拿了些袋子里的干豆子,都丢水里泡着。
做豆芽的豆子起码要泡一天一夜,这期间林舒晴又从婶子们那里买了不少萝卜,洗净了泡到坛子里。
准备多做一些,到时候送一坛子到酒楼去给王掌柜尝尝鲜。
他如果喜欢的话,还能卖点儿给他。
待到泡好豆子以后,林舒晴把豆子拿到大簸箕上整齐摆放着。
放在隔壁,摆在地上,盖上一层黑布,撒了些水。
吩咐几个弟弟妹妹。
“这豆子,一天要撒三次水,早中晚各一次,不能撒多了,让布打湿就行了,也千万不要掀开布,不然这豆芽就长不出来。”
几个孩子慎重记在心里,记得每天要来洒水,也千万不能碰这布。
“姐,这豆芽,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呢?”
林舒晴林舒巧问道。
“等上四五天吧!”
豆芽发好后,林舒晴定的铁锅也终于来了。
当天就炒了一碗豆芽,分给家里孩子吃。
豆芽爽脆可口,拿蒜爆香,撒点盐就足够好吃。
林知生在林舒晴的教导下终于会说几个简单的音节,看见菜也会吃说:“吃,吃,吃……” 奈何他嚼不了,只能在嘴里砸吧砸吧,尝尝味道。
其他几个孩子,就着泡好的萝卜条,一口咬下去满是爽脆和酸甜的滋味。
再偶尔煮块豆腐,家里的几个孩子就着这些能多半碗饭。
这豆芽不仅能自家吃,也是能卖到外面当菜吃。
林舒晴给杜大川和里正家各送了些,至于村里那些学做豆腐的人,也都尝了一口林舒晴炒的豆芽。
豆芽是能用钱买的!
只是这冬日的青菜要金贵上很多,本是千金难求的,现在多了这些豆芽自然是要贵上一些。
林舒晴没打算把这个买卖做大,起码是在现在。
自然是不能用平时的菜价要求,现在也还有些野菜,可也不能按野菜的价格算。
林舒晴想了很久,决定暂时的定价是十文一斤,等天气再冷就得往上涨。
得往木炭火炉的花销上算,不能让人觉得这东西成本是很低的,等开春了再便宜些卖。
这豆芽卖的比豆子金贵得多,主要是因为产能在这里。
她家里就这么两间屋子,一间住人一间搁着杂物,外带间破厨房。
做豆腐的活她一时半会儿丢不下,还得去看,发豆芽的事情只能交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了。
她准备做些冬天发财的营生,家里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
在县城时她找人问过了,一本书就得花上两三两银子,且不算笔墨纸砚,虽然那店里的伙计跟她说抄书便宜些。
可家里的孩子哪个是会写字的?
两个孩子,除了在县学学,回家也是要看书带本书的。
所以多买上几本,她从酒楼那里挣的银子就没了。
也难怪农门难处读书人,光是是买书的花销也足以把很多人挡在门外。
还有一件事,她想把家里的屋子给盖盖。
盖屋子是便宜,盖上两间青瓦房的小院,花个二十两银子就行。
对她来说出得起这个钱,可钱总是越用越少,得细水长流,开个源。
家里面现在还在漏风墙缝,是她直接拿稻草塞上的,再往外面糊了些泥巴,打算混过这个冬天。
不说明年,起码是将来,家里的孩子长大了,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得住得宽敞些。
越是想这些花钱的地方,林舒晴的脑袋就越是大。
感觉自己就像个陷入中年儿女长成的焦虑的家长,明明才不到十岁的幼龄,唉。
小说《农门娇娘捡个郎君生个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