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江流酒囊饭袋鱼老八的奇幻玄幻小说《登临绝顶》,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奇幻玄幻,作者“酒囊饭袋鱼老八”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哎哟~”他揉了揉拳头,苦笑一下,“忘了自己还不是仙人,疼死了...”江流又尝试着奔跑跳跃,研究了许久,消耗完一身精力后才罢休。一番尝试下来,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比先前强了一大截,力量、速度都远超于普通人,但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凝聚真气了,有了真气,他就可以使用术法和各种各样的法器。“按照修行者的划分,我...

第4章 乾元山下 试读章节

咔吧咔吧~

休息了不知道多久的江流一站起来,就听到全身的骨节发出爆豆一般的脆响。

“我...我是修士了吗?”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尝试着捏拳,他感觉自己的力量最少大了一倍。他兴奋地挥了挥拳头,随后朝着一旁的树干砸了过去。

嘭!

树木微微晃动,抖落几片树叶。

“哎哟~”他揉了揉拳头,苦笑一下,“忘了自己还不是仙人,疼死了...”

江流又尝试着奔跑跳跃,研究了许久,消耗完一身精力后才罢休。

一番尝试下来,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比先前强了一大截,力量、速度都远超于普通人,但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凝聚真气了,有了真气,他就可以使用术法和各种各样的法器。

“按照修行者的划分,我现在应该是炼气一重境了吧?”

江流兴奋地揉了揉脸,心中万分期待起来。

到这一刻,他总算明白脑中那篇《夺天造化诀》的用处。

单论修行效率,这篇法诀估计也就中等水平,但是它却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是让修行者无视灵根的差距,直接把日精月华炼化成真气。

平常人若是灵根不行,那即使成功开窍,修行也会极为缓慢,因为他们凝聚灵气的速度很慢。

但若是修行了这篇功法,除了凝练灵气,还可以直接汲取日精月华,引入体内再炼化成真气,等于可以一定程度无视天赋的问题。

江流同样可以吸收灵气,但以他的灵根,单纯吸收灵气的效率肯定是比不上去炼化日精月华的。

平复好激动的心情,江流开始考虑现实问题。

自己糊里糊涂成为修士,可现在除了一篇功法,什么都没有,修行上很多问题也不知道该问谁,术法、法器也不知道去哪弄。

远的不说,现在还得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行。

“乾元山......”

江流嘀咕了一句这个地名,思索着如何过去。

乾元山上有个修行门派,江南道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当初也是在那里修行,自己如果能拜入山门,那就是脱了凡籍,凡间的律法也就管不到他了。

原本他还担心去乾元山近千里,一双腿能走断,现在成了修士,问题似乎不大了。

常人一天赶路估计就赶个四十里,自己如今身体强健,一天赶个百里路应该不成问题,只要避开追捕,用不了半个月应该就能到。

想到这里,江流心情大好,起身辨认了一下方向,他朝着溪流的方向走去。

拿钢刀砍了截树枝做成鱼叉,在溪流边想办法弄了两条小鱼填肚子,江流踏上了前往乾元山的路程。

路上比他想得还顺利,避开大城镇后,根本没遇到盘查和搜捕,想来也是,自己杀掉的只是个小吏,洪山镇的通缉文书递上去,再传告江南道各地,以他们的效率,没有十天半个月不太可能。

那个粮官估计收了不少好处,江流拿到的那个钱袋中零零散散一共有十几两银子,这一路上也没饿着。

紧赶慢赶,走了八九天,江流总算进入了乾元山的地界。

路面开始变得平整,路上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时不时还能看到雕龙画凤的马车在路上疾驰,可比洪山镇热闹了不知多少倍。

第一次出远门的江流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哪怕赶了八九天路,也没能磨灭他的热情。

“喂,小伙子,是去乾正坊吗?”

一名赶着牛车的老汉见他风尘仆仆,招手朝他喊道。

“乾正坊?”江流挠了挠头,“老汉,我去乾元山。”

“哈哈,我当然知道你是去乾元山,这里已经是乾元山了,上来我捎你一程。”老汉再次招了招手,“你是来拜山还是来找活的?”

江流坐上牛车,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递过去作为车资:“我想来找仙人拜师。”

“哈哈,那就是拜山嘛。”老汉也不客气,笑着接过铜板,“那就是去乾正坊,跟我同路了。”

“老汉,我只听说这里有个乾元门,乾正坊是什么地方?”江流好奇地问道。

“这乾正坊啊,最初就是一处坊市,后来背靠乾元门,坊市愈来愈大,如今已有一城规模。我们凡夫俗子秽气太重,不能随便上山,山上的人就让我们在那居住和做买卖,也有不少修士会在那里居住。”

“哦,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呢。”

江流挠了挠头,眺望着远方那片连绵的山脉。

“小伙子,我看你风程仆仆,也没有车马代步,怕是手里也没有接引函吧?”

“接引函?那是什么?”

“哈哈,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就跑来拜山。”老头抚了抚胡须,笑着道,“乾元门乃是江南道第一大派,不知道多少人想拜入山门,可是收徒弟子名额是有限的,没有执事的接引函,就只能参加拜山考核,那可不是一般人能通过的。”

江流面色一苦,有些为难地说道:“那考核都考些什么,难不难?”

“唔,需要查看灵根和修为,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你到时去乾元门的俗事堂问问吧。”

“啊?”

江流当即有些为难,自己来的时候根本没想这么多,以为自己已经是修士了,拜师应该不难,到了地方才知道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老汉,我只有练气一重境,能通过吗?”

“嗯?你也是修士?”老头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他,“那倒是小老儿失礼了。”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刚收的铜板,就要还给江流。

江流赶紧推了回去:“您且收着吧,再给我说说这乾元门的事。”

“也好,也不白收你的钱,我就给你好好讲讲这乾正坊......”

老头的态度恭敬了不少,显然凡人和修士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老头虽不是修士,但经常来乾元山送货,对修士还是有着基本的了解,一路上给江流说了不少以前未曾听过的事迹,牛车晃晃悠悠朝着乾正坊进发,江流总算对乾元山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乾元门有修士七千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外门弟子,真正的核心内门也就八百余人。

山下的乾正坊却是生活着近五万人,其中不乏有实力强悍的修士,他们很多都是年纪过大无缘拜入山门,或者是就在乾正坊做着相应的生意,比如出售符篆、灵米、法器赚取钱财。

毕竟山上这几千人吃喝拉撒、一应消耗,都是需要有人来操持的。

天色渐晚,江流终于见到了乾正坊的轮廓。

与其说是坊市,不如说是一座城市,乾正坊的城墙足有十五米高,城墙上还有穿着甲胄的士兵正在巡视。

通过城门时,江流还被收了三十文的入城税,检查倒是很随意,城门的卫兵看了他一眼就让他进去了。

走入乾正坊,哪怕已经临近日暮,街上仍是人头攒动。

“小哥,住店吗?”

也许是见他四处打量,一看就是生人,几个揽客的小厮热情地朝他招呼。

江流谨记老汉的教导,没有搭理这些喜欢宰客的小厮,低头快走穿过这一段路程,在路边问了问路,便找到了一家开在角落的小客栈。

尽管他努力挑了一家看起来最不入流的店,房费还是贵的吓人。

乾正坊的物价至少比外面贵了一倍,特别是留宿的价格,翻了三四倍都不止。

江流忍着肉痛,草草吃下晚饭就回房休息。

明天,他要去打听打听拜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