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星绮旎旖曼窈窕》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自在极意宫”,主要人物有羽自在极意宫,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而且每个人每年也只有一次进入保护区的资格,没有排上号或者没有钱去的,下一年也不会累计,这也导致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欣赏到绿色遍地、郁郁葱葱的生命之景。但最令人气愤的是:法律上并没有明文规定,每个人的资格不是通用的。这也意味着这个资格是可以转赠或者交易的。至此,“保护区通用资格”也成为了一项新兴的“...

第3章 可悲的未来 试读章节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新技术工程启动后所造成的污染亦是空前之大。

与此同时,研发阶段造成的污染也是无可避免,这一来二往后导致地球环境每况愈下,造成了超过95%以上植物的灭绝和超过98%以上的动物灭绝……

虽然人类社会高层早已规划出来几个大的保护区,也大幅推动了污染物净化的工程,但是毕竟保护区的位置和面积固定、且待净化的污染物数量十分庞大,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同时,人类对绿色植物的渴求和需求亦是庞大,总不能让那些人一直居住在保护区里,或者人手一个把植物都带走吧,并且法律也是明令禁止这些行为的。

再加上为了不破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每个保护区每年接待的游客也是十分有限的,一年之中各个保护区还有将近半年之久的闭园时间,几乎是开放一天关闭一天,这也导致保护区的门票异常难抢,价格也是出奇的高。

而且每个人每年也只有一次进入保护区的资格,没有排上号或者没有钱去的,下一年也不会累计,这也导致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欣赏到绿色遍地、郁郁葱葱的生命之景。

但最令人气愤的是:法律上并没有明文规定,每个人的资格不是通用的。这也意味着这个资格是可以转赠或者交易的。至此,“保护区通用资格”也成为了一项新兴的“灰色产业”。

说到灰色产业,就不得不提到和植物相关的其他两项更“残酷”的“黑色交易”——非法售卖绿色植物和动物:

虽然说克隆技术在23世纪的人类社会早已经不是多么高端都技术了,但是作为争议最大的一项科学技术,也已经被法律明文禁止两百多年了。再加上其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人类高层手中,一些大型作坊甚至中型企业都无法完全、完美的掌握这项技术,导致绿色植物甚至已经灭绝的差不多的动物们,只能存在于保护区、上层社会和有钱人的手中,普通人一辈子见一面都难,更谈何拥有。

其实大多数有钱人和高官显贵们手中的稀有植物和动物,也都不是正规渠道来的,毕竟保护区里的都不多,又怎么可能大大方方的给他们呢。

这个时候“黑市”和“赏金猎人”的存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黑市,顾名思义,早在几百甚至几千年前就有了,这里就不用我多介绍了。

赏金猎人,也不用我过多介绍,只不过是跟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发生相应的“同化”罢了。现代社会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义体猎人、植物猎人、动物猎人、物具猎人、数据猎人、食物猎人和超级猎人。

以前呀,我也没想过我会和这些人有过联系,直到今天以后……

“女士……原生强化…了解一下。”

一旁的巷子口,一位看起来有些破烂的“拟人机器人(一种形态与人类差不多的功能性机器人)”正用它可能已经生锈的语言发声器,次次啦啦的说着那略显干涩的葡萄牙语。

在23世纪的今天,大部分语言都被保留了下来,同时如何关于语言的限制了也早已不复存在了,毕竟直连语言中枢的“转音义体(一种不用人开口说话,只需大脑的一个思考后的电流后,就可以以任意语言说表达出来的义体器官。同时,这种义体还存在无线链接和交互的功能,意味着你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任何装了该类义体的人,实现不发声单独的私密交流,同时你还可以直连通讯设备,实现无限距离的私密通话)都问世多年了,这么一个可以“实时转换、接收和表达”任何语言的小设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吧。

我没有搭理那个机器人,只是一味的继续前进……

其实这么做不仅是我身上已经有了最先进、尖端的“原生改造科技(一种基于人原生肉体上的改造、强化技术,是通过对人体细胞的改造来实现人整体身体素质和功能的强化)”,而是因为我觉得既然连它们“门面”,“揽客”的机器人都那么破旧,其环境和技术肯定也不怎么滴,反正我就是死也不可能去那种地方“挥霍生命”的……

身处人潮涌动的繁华街市,连风里都是金属和燃料的味道……

终于到地铁站了,对比其他封闭式的交通工具,我还是更喜欢地铁一点……

坐上电梯不知道上升了多少米,才到达乘车层。与其说是地铁,还不如说这是“高铁”,毕竟全程都在空中运行的,再说它是地铁,多少有点不太合适吧。真搞不懂,都过了两百多年了,这些几个世纪前的旧称号,怎么一点也没有变。

我在纽约市边缘的房屋紧邻大海,距离市中心的还有近百公里的路程,就算坐上时速接近1000公里的“真空超导助推型磁悬浮列车”,直达市中心也得七八分钟,怎么说呢,还是不够快捷啊!

坐上列车就像进入了一枚子弹里面一样,四周虽然都不是透明的,但是也有实时显示列车外的“全包”屏幕,供乘客实时欣赏车外景色……

列车与轨道之间虽然是真空的,但车厢内的空气却也是十分充足的,并且列车每到一个站就会在等候发车期间,实现车厢内外空气的流通和补给。

至于,超高速状态下乘客们的稳定乘坐问题,也完全不需要担心,因为在练车外壁和车厢之间有专属的“离心重力、压力平衡”装置,几乎可以实现乘客坐在自己房间里一般无异的体验。

列车启动后会在一分钟内实现速度零至最高间转换,也就意味着一百公里的路程,这种列车只需要用不到九分钟时间,就可以实现关门到开门的整个过程。

看着这屏幕上车外的景色逐渐从“棱角分明”到“模糊”、“扭曲”再到“虚幻”,仿佛身处时空穿梭的隧道之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真实、不再重要……

从“时空隧道”出来后,站在站台边缘,才看清了这个城市的真实面貌:

形态各异的机动载具夹杂着各式各样的引擎轰鸣声,从头顶、耳旁、脚底掠过……

仰头不见“峰顶”、环视不见“地平线”般的钢铁大厦,一个连着一个,活像密林深处的树木一般。就算你的目光“侥幸”找到一个空隙,也只会失望,因为空隙之后还是高楼大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