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李颉(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_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热门小说
都市小说《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讲述主角陈情李颉的爱恨纠葛,作者“陈情”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每逢皇帝心情大好或不好,都会派锦衣卫上门抄书。抄书,就是抄查是否有禁书。宋广濂虽为皇帝谋士,却也是房孝直挚友,情谊非比寻常。当年他们来往的信件,全部被锦衣卫收罗起来,呈给皇帝...
小说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中的内容围绕主角陈情李颉的都市小说类型故事展开,本书是“陈情”的经典著作。精彩内容:陈情看着杨真,目光镇定地有些骇人杨真顿时心神一荡,被他这句反问问住,一时竟忘了说话半晌过去,他才低头,错开陈情的目光,道:“是,这样”“那‘五仁’月饼呢?那你的‘仁政’,‘仁德’哪些呢?都是你偶尔灵光乍现的狗屁吗?”陈情说到此处,情绪有些激动恍然间,他好像从杨真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他儿时明明有那么多梦想,偏偏因为自己嗅觉灵敏,味觉超常,爷爷开始手把手教他做菜...
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皇帝是懂诛心的。
当年他赐死房孝直后仍不解恨,第二日继续下令,诛其九族。
房孝直的著作也在同一时间列为禁书,违禁私藏者,皆为死罪。
房孝直的老师,门生,好友,全部都没放过。每逢皇帝心情大好或不好,都会派锦衣卫上门抄书。
抄书,就是抄查是否有禁书。
宋广濂虽为皇帝谋士,却也是房孝直挚友,情谊非比寻常。
当年他们来往的信件,全部被锦衣卫收罗起来,呈给皇帝。
皇帝将其没收家产,贬为庶人,逢年过节就有锦衣卫上门抄书。
陈情站在宋广濂家门口。
与上次来相比,萧条不少。
歪斜的门匾,布满灰尘的大门。
用力一推,大门发出难听的“吱呀”声,有点磨耳朵。
锦衣卫抄书与抄家一样,向来以严厉著称。
十几个墨衣锦衣卫,雷厉风行进入宋家。
个个眼神凌厉,面容紧绷,仿若一潭死水,毫无波澜,看得人心惊胆战,不敢言语。
宋家已经没有多少人。
自从宋广濂被贬,妻女离家,奴仆尽散,只剩一位旧友,前日投奔,相依为命。
见锦衣卫来了,立刻低头下跪,不敢直视。
陈情是镇抚使,拿着靠椅,坐在院子里的树下,喝茶吃点心,偶尔听属下人禀报抄书近况,他言语两声,也算付出劳动。
要不说人人都想当领导。
确实,领导省劲。
脏活累活属下干,得了好处自己担,美哉,美哉啊。
陈情吃了半碟点心,嘴巴里都乏味了,喝口茶,冲淡一下。
属下来报:“镇抚使大人,宋广濂反抗,是否立即发落诏狱?”
这都抄了好几次没事,今日怎么突然反抗?
“我去看看。”
陈情起身,跟随属下去了宋广濂反抗的地。
原来是在厨房。
宋广濂被两个锦衣卫反剪双手,压倒在地,整张脸贴着地砖的缝隙,老泪纵横呐喊:“你们为什么要糟蹋粮食!”
厨房里满是狼藉。
锅碗瓢盆碎了一地。
大米油盐桌上地上全都有。
四散开来的干瘦柴禾跟绿油油的蔬菜交错在一起,抹布瓶罐倒在上面。
整个厨房,就灶上的蒸笼,还剩三层摆在那里,蒸笼盖却不知在哪。
陈情是个厨师,看到这样一幕,立刻攥紧拳头,咬牙切齿,“谁叫你们这样弄得?!”
抄书就好好抄,能用的东西全部弄坏是怎么回事!
糟蹋粮食的人最可耻!
有个锦衣卫不明就里,左右看了一眼,迟疑着上前抱拳,“属下只是遵照指令,认真抄书。”
陈情认得他,锦衣卫刚升上来的一个千户,叫沈兴,有点关系,但不多。
陈情一脚就踹在他的肩头:“抄书就好好抄!再敢糟蹋粮食,小心我要了你们的命!”
“大人?”
沈兴抬头,疑惑地看着陈情。
陈情一脸坦然,又踹了一脚,“民以食为天!当年太祖皇帝开国,经历多少辛苦岁月,才有我们现在的衣食齐全,你们随意糟蹋,就是对太祖皇帝的不敬!仔细你们的脑袋!”
这一顶帽子扣下来。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祖皇帝当年凭着一个碗开国的历史众人皆知。
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太祖皇帝常常挂在嘴边,告诫后人的话。
如今他们却……
众人冷汗直冒,齐齐跪下:“多谢镇抚使大人教诲,属下一定谨记在心,绝不浪费粮食。”
陈情松了口气。
刚才有点太冲动,索性混过去了。
“起来吧。”
陈情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眼神仍旧散着冷意,好一会儿才挪开。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宋广濂朝陈情连连磕头。
陈情挪动脚步,避开了。
宋广濂少说也有六十,比他大了不知多少,这磕头,他受不起。
陈情轻咳两声,装作无意走到那蒸笼面前。
蒸笼里,是四枚泛着冷香的青团。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
这一日,家家户户禁止生火,皆吃冷食。
相传是春秋时期,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在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之意。
不知怎么的,陈情想起在诏狱倔强不肯屈服的房孝直。
他的家人,同样是铮铮铁骨。
在房孝直被打入诏狱,他们已知他心志,于当夜,一家五口,在家中自尽。
陈情得到消息的时候,才知道房孝直口中的“我不负他们,他们也不会负我”为何意。
房孝直一家,于建宁帝而言,同样是忠臣之志。
这应该是宋广濂为他们一家所做的吧。
蒸笼还剩三层在灶上,陈情端起第一层,却听到宋广濂声音哀哀道:“大人,这青团是昨日所做,今日未曾开火。”
锦衣卫拿人,任何事情都能是借口。
陈情看他一眼,忽然莞尔,将第一层蒸笼放下,又拿起第二层。
里面,同样是四枚泛着冷香的青团。
色泽明亮,表浮油光。
陈情将蒸笼随手摆在灶台旁,问沈兴:“别的地都可搜过了?”
“已经搜完,并未发现禁书。”
沈兴低头回答。
陈情“嗯”了一声,吩咐众人:“回北镇抚司。”
皇帝要的是警示和告诫。
至于会不会搜到禁书?大概不会。
若是皇帝下旨后的前几日,或许有不要命的敢抱有侥幸心理,据理力争。
直到看到砍头的街市口血流成河,早已不复最初的凌云壮志,身心俱毁。
手中禁书,尽数焚毁,以求划清界限。
...
...
回到北镇抚司,冯骥不在,想来他去另一个人家里抄书,还未回。
陈情回到自己的办公房间,开始写今天的“工作日常”。
也不知是原身太有文化,还是陈情领悟颇高,在锦衣卫工作这么久,总算执笔写字,不成问题。
写到一半,房间的门被敲响。
没有节奏,杂乱无章。
“进来。”
陈情喊了一声,继续写字。
整个锦衣卫,敢这么敲他门的,只有方毅。
果不其然。
是方毅。
相较平时的自由洒脱,此时的他有些慌乱。
一进门就直奔陈情而去,紧张问道:“陈情,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没有啊。”
陈情一怔,手中的笔停了下来,刚蘸满墨汁的笔尖,一滴墨水落到纸上,好端端的“工作日常”就废了。
这是要交给经历司入库存档的。
“今上下旨,召你入宫。”
方毅眉头,高高隆起,将打听到的消息,小声告诉给陈情:“有人在今上面前,参了你一本。”
小说《从一碗油盐饭开始的美食游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