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璧 书名:《子璧》本书主角有周宣温怀,作品情感生动,剧情紧凑,出自作者“从此经年”之手,本书精彩章节:温怀和周宣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幼时十二三岁那会儿正是人嫌狗憎的时候,周宣在温氏族学里又是年纪大的,最是能闹腾的温氏族学里的孩子正儿八经姓温的也就五个,大房的温愉,二房的温怀,四房的温恒,旁支的温慎和温憬其余的就同周宣一样多是各房亲戚家中的小辈温愉和周宣同龄,又互引为知己,一开始是温愉带着周宣在洛州城里各处玩闹,后来混熟了,周宣竟成了更会玩的打马斗蝈蝈儿,投壶摘果子,什么好玩玩什么族学里的夫...

子璧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温怀和周宣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幼时。

十二三岁那会儿正是人嫌狗憎的时候,周宣在温氏族学里又是年纪大的,最是能闹腾的。

温氏族学里的孩子正儿八经姓温的也就五个,大房的温愉,二房的温怀,四房的温恒,旁支的温慎和温憬。

其余的就同周宣一样多是各房亲戚家中的小辈。

温愉和周宣同龄,又互引为知己,一开始是温愉带着周宣在洛州城里各处玩闹,后来混熟了,周宣竟成了更会玩的。

打马斗蝈蝈儿,投壶摘果子,什么好玩玩什么。

族学里的夫子们学问好,教书却不严苛。周宣开蒙晚,夫子便多照顾他一些,下了学,夫子留他在学堂考教功课。

夫子考教史书,周宣对答如流,夫子考教四书,周宣面露难色。

夫子说他心不在科举,倒是博古通今,看事通透。

那时候的周宣就好艳丽的衣裳,好像把能穿的色彩都挨个穿了一遍。

他日日像一只花雀般飞在温怀眼前,想忽视都难。

温怀却不爱主动与人交际,加上他打小神童的名声在外,在族学里也是最端正最刻苦的那个,看起来就不好(第四声)玩的那种人,所以也没有几个同窗来打扰他。

除了周宣,这人最是没脸没皮,爱往他面前凑。

周宣那样的人,再不喜欢他的也能被他捂出三分感情。

温怀小他四岁,当时九岁的年纪。

温怀喜爱甜食,却从来不与人提起,端看族学里的厨子每日做了什么点心。

有回厨子早膳做了文曲糕,甜丝丝白糯糯的糕点一出锅就端了上来,看着就香甜可口。

温怀略克制住心中的喜悦,乖静地坐在膳堂角落里,等着小鱼给他取来,不想小鱼回来却哭丧着脸对他说糕点被抢光了。

温氏家大业大,断没有缺进学子弟一口吃喝的事,除非今日突然哪个子弟胃口大开能一人解决好几人份的。

没吃到点心,温怀有点不高兴。

一抬头,却看见一个朱紫衣裳的少年笑吟吟的站在他面前,手里捧着个盘子,文曲糕正冒着热气。

“我的这份匀给你。”

温怀疑惑地看着他,道:“宣表哥?”

周宣在温怀的小案边盘腿坐下,把文曲糕往他面前推了推。

“不必客气,表哥请你吃点心。”

周宣老家显州发了水灾,姑父奉圣上旨意前去救灾,顺便也送了他来温家族学读书。

周宣姑父也就是温怀的三叔,平日里大家都跟着三叔家的大姐姐唤他一声表哥。

温怀礼貌点头道:“多谢宣表哥的点心。”

后来温怀才知道,那日的点心哪里是被哪个胃口大的子弟拿完了,原是周宣想找个借口同他玩罢了。

周宣在族学待了有四五年,后来机缘巧合拜了从前的礼部尚书张文歇老先生为师。

张老先生辞官归隐后,门下弟子众多,唯独对这个关门弟子最为满意,时常带着他和几个弟子四处游历。

去岁三月里——

温怀与族兄一同到秣阳代老爷子祭拜旧友,正遇上周宣和张老先生。

老先生因好友的离世悲伤不已,竟生了好大一场病,不得已留在秣阳修养了一段时日。

周宣作为彼时老师身边唯一的弟子自然要在身侧侍奉的。

温怀与周宣许久不见,自然是好好叙了一番旧。

这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后来秣阳城里发生了一些事,倒是让两人尴尬而散了。 小说《子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