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史悠悠历代帝王历代帝王_(历代帝王历代帝王)完结版阅读
《华夏史悠悠》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历代帝王历代帝王,讲述了他在位期间,陈国的一个落魄公子跑到齐国来避难,受到他的礼遇和赏赐。而就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为姜姓齐国的覆灭埋下了隐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公元前六百七十二年,这一年是齐桓公十四年,晋献公五年,秦宣公四年,有一个小的诸侯国,陈国发生了一件帝王家的常规事件。陈国是周朝分封的时候,给...
金牌作家“喜欢读书的阿兴哥”的小说推荐类型小说,《华夏史悠悠》作品已完结,主人公:历代帝王历代帝王,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她通过传奇的经历,一步步走向秦国权力的顶峰她大权独揽,为秦国的稳定和东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期文章我们就一起走进大秦崛起之宣太后芈八子公元前三百一十一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赢荡继位,他身高体壮,天生神力他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君主,他耻于与六国为伍,见六国都有相国,他便把秦国的相国改称为丞相,并设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为丞相,兼领上将军,樗里疾为右丞相公元前三百一...
华夏史悠悠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除了我们上期讲的三家分晋,还有田氏代齐,都是卿大夫夺取君主权利,破坏周朝礼制,而周天子无力维护,导致战国纷争的标志性事件。本期文章我们就一起走进--田氏代齐。田氏代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前后经历了二百八十六年,田氏十代人的努力才实现的。
齐国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的封地,传到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的时候,运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国力大增,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他在位期间,陈国的一个落魄公子跑到齐国来避难,受到他的礼遇和赏赐。而就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为姜姓齐国的覆灭埋下了隐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公元前六百七十二年,这一年是齐桓公十四年,晋献公五年,秦宣公四年,有一个小的诸侯国,陈国发生了一件帝王家的常规事件。
陈国是周朝分封的时候,给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的一块封地。陈国国君是妫姓陈氏,这里要说明一下,古代的姓和氏是两个概念。这时的陈宣公想要废长立幼,重新立自己宠妃的儿子妫款为太子,废掉现太子御寇,但他发现御寇和公子陈完走的比较近,就担心他们要密谋造反,于是就干脆杀了太子御寇。
陈完害怕会牵连到自己,赶紧带着全家人跑到齐国来避难,齐桓公就收留了陈完,还想封他为卿,但被陈完推辞,就任命他为管理百工的工正,就这样,陈完在齐国立足,并将陈氏改为田氏,表明自己将改头换面,与陈国划清界限,以齐国为家。
在往后的一百多年里,田氏几代人都安分守己。田完去世后,他的后代子孙们世袭了他工正的职位,继续为齐国效力。到了田完的曾孙田文子时,被齐庄公封为正卿,田氏一族算是进入了齐国的核心圈层。
田文子去世后,由他儿子田桓子继承正卿的爵位,并且深受齐庄公的重用,还将自己的女儿孟姜嫁给了他。
这里插个题外话。田文子去世后,田桓子和孟姜共同铸造了一对铜壶,以示悼念。而这把“桓子孟姜壶”又称“齐侯壶”传世至今,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
回到正题,齐国的国君是姜姓吕氏。他所倚重的主要是姜姓的高氏和姜姓的国氏两家,他们都是姜子牙的后代,世代为齐国的上卿。于是,齐国就形成了吕氏、高氏、国氏,三家共同保卫姜姓社稷的局面。
公元前五百四十八年,齐庄公因为与崔杼的妻子东郭姜私通,被崔杼杀害。齐庄公死后,崔杼拥立齐庄公同父异母的弟弟杵臼即位,即齐景公。
齐景公在位前期,虚心纳谏,采纳晏婴,弦张等人的建议,重用贤臣治理国家,使齐国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乱到治,综合国力得到了提升,但到了后期,生活奢侈,贪杯好色,大造宫殿,不顾百姓的死活,重赋重刑,仓库里的布匹、粮食放到腐烂,而百姓却饿殍遍野,衣不蔽体,还要没完没了的服劳役。倘若百姓胆敢抗争,就会被强力镇压,遭到砍脚的人不计其数。
齐景公不靠谱,反观田桓子,他顺势施行仁政,笼络人心。当时齐国的良制是四进制,即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锺,他给改成了五进制,他给百姓借粮的时候用新制,而百姓还粮的时候则用旧制。
也就是说,他用新制给百姓借出去五升的粮食,还的时候用旧制只需要还四升,不但没利息,还借的多还的少,因此,得到了齐国人民广泛的拥护和爱戴,田氏家族的威望迅速提升。
就这样,田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仅在齐国立足,还有了一定的根基。田氏往后的几代人,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夺权。
公元前五百四十五年,田氏联合鲍氏、栾氏、高氏共同击败了执掌齐国国政的庆氏,齐国自此改由栾氏和高氏执政。
公元前五百三十二年,田氏又利用栾氏和高氏之间的矛盾。联合鲍氏分别击败了栾氏和高氏,并把流亡在外的公子公孙们都召回国内,归还其原有的封地和财产,又取得了公族们的支持。
公元前四百九十年,齐景公病重,临终前决定立他宠妾鬻姒所生的公子荼继位,并让上卿国惠子和高昭子辅佐。但此时,田氏出了一个智谋型人才,田桓子的儿子田乞,他联合鲍氏及诸位大夫发动政变,致使国惠子逃亡莒国,高昭子逃亡鲁国。紧接着,田乞又以诈术胁迫鲍牧立公子吕阳生为君,即齐悼公,并派人杀了吕荼。
公元前四百八十九年,齐悼公即位,田乞独揽齐国大权,田乞去世后,他的儿子田成子继续为相。
公元前四百八十五年,齐悼公与鲍牧的矛盾越来越深,就杀掉了鲍牧。田成子则趁机怂恿鲍息毒杀了齐悼公,然后另立他的儿子吕壬为齐国国君,即齐简公,齐简公即位后,田成子与阚止一起为左右相,辅佐简公,但齐显公却只宠信阚止,受到了田成子的嫉妒,于是,就设计杀死了阚止。
六月,齐简公与夫人仓皇逃往徐州。在半路上被田成子的追兵杀死,之后,田成子拥立齐简公的弟弟骜为君,即齐平公,自任太宰。
此事引起了孔子极大的愤怒。他斋戒三日,入宫朝见鲁哀公请求发兵伐齐,但没有得到鲁哀公的支持。
经过这两次的武装斗争,田成子终于拥立了自己所需要的齐国君主,开始掌控齐国的实权,并伺机削弱高氏、国氏、卢氏等姜姓世卿大族的实权,孤立吕氏的公族,完全控制了齐国的国政。
同时,他修治武功,论功行赏,亲近百姓,使齐国内部进一步得到了安定。然后,他借机扩大自己的封邑,将自己的封邑从安平向东一直扩到琅琊,这个封邑比齐平公的食邑还要大。除了扩大地盘,他还需要有自己人。但田氏毕竟是外来户,人数少,根基浅,不像其他姜姓的公族。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数少,就多生儿子,根基浅就把这些儿子们都放到重要岗位。那第一步就是多生儿子,他选择了齐国七尺以上的女子数以百计,都送进后宫,成为姬妾,高挑的女子,能保证儿子基因的强大,但这么多姬妾,自己也忙不过来啊,办法有的是,为了提高生儿子的效率。凡是去他家的宾客和舍人,都不禁止去后宫,爱干嘛干嘛,于是,等到田成子去世的时候,不算女儿,只是儿子就有七十多人。
公元前四百五十五年,齐平公去世,由他儿子齐宣公继位,田成子死后,他的儿子田襄子不仅继承了他的相权,还继承了他父亲给他留下的七十多个兄弟,他就把这群兄弟们全都安排做了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田氏的实力大增。
此时的田氏已经在齐国独揽大权,没有任何的公族和卿大夫能与其抗衡。随着实力的增长,野心也就开始膨胀。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取齐自立了。
公元前四百零五年,齐宣公去世,由他的儿子吕贷继位,即齐康公,此时,田氏的继承人是田和,齐康公继位后,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就被田和给放逐到临海的一座海岛上,只给一座城作为食邑,后来干脆连唯一的食邑也给收回来了。齐康公只好在陡坡上挖洞为灶。
公元前三百八十九年,田和同时约见了魏国、楚国、卫国的国君在浊泽相会,提出想由自己取代姜氏,担任齐国国君的意愿,并请求魏文侯给周天子通个话,魏文侯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亲自运作,就此事向周天子和其他诸侯提出申请,周天子给出了应许。
三年后,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田和正式被周天子册封为齐侯。至此,齐国的姜姓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田氏代齐完成。
这一年,赵国将都城从晋阳迁往邯郸,距离胡服骑射还有八十多年,秦国还在猥琐发育,距离商鞅变法还有三十年。
这一年,孟子四岁,父亲去世,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在这一年写出了《理想国》。
公元前三百七十九年,齐康公去世,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这又是一个卿大夫夺取君王权利的事件发生,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
此事距离三家分晋才仅仅过去了二十四年,事情发展到这里,周天子的权威基本被诸侯给架空了。
周朝的礼乐制度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各个势力都开始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壮大自己的军队和地盘。
从此,战争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弱小的国家被吞并,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战国开启。 小说《华夏史悠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