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将门世家》主角折知毅折彦质小说免费阅读最新章节
《华夏第一将门世家》 小说介绍
自古流传“将门出将”, 几代为将,数世统军,便是将门世家, 秦汉时期,王翦三代为将, 大唐盛世李广三代将门, 大宋更是杨业三代杨家将,家喻户晓, 而有这么一个将门家族, 自后唐五代开始, 家族男女十代为将, 守护华夏国门二百余年, 出了4任节度使,14任府州知州, 父子兄弟前赴后继,舍身许国, 家主殉国,夫人、长子竖旗接任, 他们便是满门英烈的折家将, 十代将门将在北宋末年乱世, 继续着伟大的华夏将门传奇!。书中主要讲述了:自古流传“将门出将”, 几代为将,数世统军,便是将门世家, 秦汉时期,王翦三代为将, 大唐盛世李广三代将门, 大宋更是杨业三代杨家将,家喻户晓, 而有这么一个将门家族, 自后唐五代开始, 家族男女十代……
《华夏第一将门世家》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八月初八 。
河东路西北角府州城大南门外东石崖半山腰上的千佛洞,在第一窟送子殿内,小厮和侍女正在对躺在地上的英俊青年叫喊着:“少主,您醒醒,少主您这是咋了”。
“少主,玩归玩,闹归闹,您可别拿小的们的性命在开玩笑”。
“少主,少主,家主回来了”!
随着小厮和侍女的呼叫声越来越大,最后到越来越哑,躺在地上的青年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侍女站起身来,用衣袖抹了抹眼角的泪珠,便转身沿着山路向山下飞奔......
小厮已经完全陷入了疯狂的状态,拉着地上青年的手臂在不断的摇晃着,泪水跟鼻涕已经有些分不清了。
就在此时,晴朗的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打雷声,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还特别是多。
本来地处西北干旱之地的府州,平常就很少打雷,可偏偏今天在这晴空万里的时候打雷,“轰隆隆”的声响更是彻响山间。
这“四哥炸雷”般的声响也没有惊动小厮,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头也没有抬的继续他那稚嫩而又凄惨的呼叫.......
突然,地上躺着的青年左手小指微微动了一下,然后便是本能地朝空中一挥手,不知是惊吓还是兴奋,小厮连忙向后退了二步。
我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前先是一张鼻孔下都冒着绿色气泡的少年脸庞,然后目光所及之处感觉似曾熟悉又陌生,想挣扎着起身,顿时大脑里一阵一阵刺痛传来,我便长舒了一口气,忍着疼痛,紧闭双眼便随之往后一靠。
刺痛感还没有完全消失,就感觉手臂被人猛烈的摇晃,哭丧一样的声音便传入了耳朵,“少主,您醒了啦,那赶紧起来啊”。
当我再次吃力的睁开眼睛,才看逐渐清眼前的少年一头束发,一身朴素古装,我用尽丹田之气缓缓说到:兄弟,你干嘛呢?不要那么使劲摇、晃好不好。随后便径自喘气了,再也不想搭配这奇异的少年。
“少主,我是憨憨啊,你不认得我了吗”随着这句带有明显西北腔调的非标准普通话映入我的耳帘,我顿时心头一紧。
“少主”“憨憨”,多么陌生的词汇,我是谁?我在哪?这是啥情况?这几个问题瞬间引爆了脑细胞。
踏马就一个销售经理而已,给公司签了一个大单,老板布扒皮非常开心,就奖励了我西北五日游,刚才不是在游览府州古城的千佛洞吗?从送子殿出来便爬到边上想摆个POSS自拍,发下朋友圈,装下比。
哪知道一脚没有踩结实,连人带手机都滚落了下去,可伶我那新买的华为Mate50啊,估计大概率是玉碎了。
想到这里突然睁开眼睛,往周围一看,这,这不是刚才的千佛洞送子殿吗?对,就是。然后双手往二边一摸,除了稻草杆一大把,手机的零件也没有,别说我那心爱的Mate50了。
“少主,您在找啥”听到这少主,少主的叫,本来郁闷的心里此时也已经被烦透了,便大声说道:“兄弟,我不是啥少主,你有没有看到我的手机啊”。
那少年明显一愣,瞪大眼睛看了我几秒后,然后便转身向后走去,边走边哭着囔囔自语道:“完了,少主疯了,都不认识我憨憨了”。
我听完后,大脑瞬间蒙圈,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家伙疯了,首先能肯定的一点是我是正常的,那答案就不用问了,肯定是那家伙疯了。
万一是神经病人的话,听说惹他不开心了,后果很严重,关键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神经病病人打人不用坐牢。想到这里后脊背顿时冰凉冰凉的,还行先稳住这家伙。
想到这里便对着那个家伙喊道:“哎,那个憨憨,你过来”。见我叫他,那家伙便立马转过身,露出了我这辈子所见到的最猥琐的笑容,然后屁颠屁颠的小跑来到我身边。
“少主,你正常啦,记得憨憨啦”我便无奈的点点,他便低声嘀咕了声:“看来回去不用挨揍了”。
这情况显然已经超出了我现有的认知,为了进一步稳住他,我接着他的话说道:“憨憨,刚才具体是咋回事,我头有点痛,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那家伙随即又露出了他的“迷人”笑容回答:“少主,刚才都吓死我了,都是那该死的大香,非要少主带着她来看千佛洞,到了这送子殿,少主您刚跪拜了三次,然后就晕过去了,倒地不起了”。
“然后小的跟大香就使劲叫唤少主,叫了半天少主也没有反应,然后大香就哭着跑回府叫人了”。
此时我感觉我已经成神经病了,“少主”“大香”“府”,我沉思了三秒后便有了决定,并非常勉强的露出迷人的笑容问道:“憨憨,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估计刚才摔的够重的,记不清事,你赶紧跟我详细说下我的身世”。
眼前这家伙比我还狠,足足愣了有六秒,然后才娓娓道来......
要是我的语文老师从小没有误导我的情况下,我承认我听懂了......
要是这家伙没有疯,我穿越了......
要是这家伙疯了,估计接下来要疯的便是我了......
虽然我挂科严重,但是唯一值得骄傲的还是历史这门课,“府州”“折家”“十代将门”......
《杨家将》中百岁挂帅的佘太君佘赛花,这佘赛花其实是折家第四代将门家主折德扆之女折赛花。也是众多默默无闻中的折家第二代女将种的佼佼者......
《杨家将》、《呼家将》、《狄家将》等比起折家将,那真的可以说是弱爆了,折家才是真正历史中的将门王者......
折家最大的功绩就是“功在朝廷,名在四夷”,折氏家族在其承袭府州的200多年间,先后帮助后周、北宋灭了北汉政权,东御契丹,西防西夏,是北宋王朝西北的坚固屏障。
别看平时辽国、西夏欺负北宋像欺负小孩似的,但是一听到折家,他们还是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只是北宋历来重文轻武,民间更是提倡“好男不从军”。
对于大宋一哥开朝皇帝赵匡胤而言,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不是,开国五大将门世家都被收了兵权,唯独对折家网开一面,允许带兵武将世袭官职,这就是折家将门的实力......
而为何折家的功勋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不被后人所知呢,其实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地处偏僻的西北原因等,更重要的是没有跟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好,也就是不会宣传,只是蒙头做事而已。
苏辙、欧阳修为代表的名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屡次三番对杨家将进行歌功颂德,久而久之折家将的事迹就泯然众人矣了。因为杨家的后人改文职,随着跟文人的交好,便在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号称“西北长城”唯一一个能够世袭爵位的将门家族,就是由于没有成立宣传部,从而被实力远不如自己的杨家将在声望上远远甩在了身后,真是可悲可叹也。
景德元年(1004)折家将把西夏按在地上摩擦,歼灭几千,缴获马、牛、羊、驼四万余。
庆历元年(1041)歼灭几千,俘敌数千人。又一次将西夏吊起来打。
元丰四年(1081)折家家主率领三千折家军,痛奏西夏大将咩保吴良万余骑兵......
元符元年(1098),折家家主率兵奔袭,俘西夏两大酋长鬼名阿埋与昧勒都通,乘胜攻取天都山,从而将西夏从一米八的高个子直接干成了一米六。
几代家主为国捐躯,带病征伐,数不胜数......
这都是历史的真实事件,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已。
府谷折氏家族,崛起于乱世,绵延数百年,世代将门,家风浩荡,忠勇爱国,见证了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耀。
折氏将门祖训“以武立家,忠勇立世,效忠朝廷,浴血塞外”,十代将门英雄,为了保境安民、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带领折家军镇守麟府州近300年。
府州折氏的历史,就是一部忠勇爱国、守土保疆的历史典范。折氏既满门忠烈,又传承家风,世代忠良,“子继父,弟继兄”,前赴后继,连续数代,“举世不一见”。
折御卿带病出征,以身殉职;折惟信、折海超阻击夏军,阵亡疆场;折惟昌抱病护粮卒于军中……折氏忠君报国极为难能可贵的一面,即绝非愚忠,绝无奴性。这可从折从阮拒迁辽东;折继祖因“一以条约绳之”而“欲解去(州事)”;折继闵、折可适不受皇命,连降官职;折彦文不畏金主率晋宁军攻打府州等史实记载得到很好的证明。
小说《华夏第一将门世家》免费试读试读章节结束